-
作者:John
日本媒体渲染中日冲突情景称日本潜舰可威胁中国航母
近期,日本媒体发表文章对中日军事力量进行对比,并声称若两国爆发冲突,日本自卫队的潜舰可能对中国航母形成威胁。该报道甚至断言“中国航母打击群可能连港口都出不去”,引发各界热议。
文章指出,2025年6月,中国海军两艘航空母舰在西太平洋展开训练,...
-
作者:John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外交部严正交涉
今日(8月15日)是日本二战投降80周年,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和财务相加藤胜信当天参拜东京靖国神社。这是首相石破茂去年10月上台以来首度有阁僚参拜,引发中国外交部严正交涉。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约见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就“8·15”...
-
作者:John
二战结束80周年:中日纪念方式迥异,历史阴影依然笼罩两国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日本与中国都将举行重要活动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但时间和方式却大不相同。
日本自古以来的“天皇至上”思想在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15日,日本将在东京举行庄严的纪念仪式,这一天正是当年裕仁天皇通过沙哑...
-
作者:John
战争留下的伤痕:12万日本女性在东北的命运
**二战硝烟未散,却已将12万日本女性推向历史的十字路口。**她们是“满洲农业移民开拓团”的一员,曾经是殖民统治时期东北土地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今,战争结束、日军仓促撤离,她们被遗留在陌生的中国土地上,成为了时代洪流中被摆布的受害者。
**从甲午...
-
作者:John
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政府放弃战争赔款背后的历史原因
从甲午战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饱受日本侵略的苦难。 尽管按照国际法和惯例,日本理应为其所犯下的罪行向中国人民进行赔偿,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从未收到过应有的战争赔款。这段历史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美国从中作梗、国民党政府出...
-
作者:John
中日关系:历史沉痛与未来希望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支付巨额赔款给战胜国日本。这一历史创伤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日本借此发展工业,但其侵略行为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国际法和惯例表明,日本理应对中国人民进行赔偿。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并未得到应有的战争赔偿。
这段历史...
-
作者:John
《南京照相馆》票房爆火引发“仇恨教育”争议
讲述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照相馆》自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涨,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成为2025年农历新年后首部突破此票房纪录的影片。然而,该片也引发了部分网民对“仇恨教育”的担忧,并伴随着中日两国接连发生本国公民在对方国家遇袭事件,进一步加剧...
-
作者:John
苏州再现日本人遇袭案 袭击者动机不明
2025年8月1日 -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再次发生针对日本人的暴力事件。7月31日,一对日本人母子在苏州遭到袭击,母亲受伤但无生命危险。
这一事件引发了中日两国舆论的关注。近年来,在华日本人多次遭遇针对性攻击。去年6月,同样在苏州,一名持刀男子袭击了一...
-
作者:John
中国紧急召见日本大使 抗议林佳龙窜访
中国外交部于7月25日深夜紧急召见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就台湾外长林佳龙窜访日本一事进行严正交涉,并提出强烈抗议。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在约谈中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关系到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和两国间基本信义。 日方纵容林佳龙以所...
-
作者:John
中国解禁部分日本水产,背后玄机引人探寻
今年7月,中国海关总署悄然批准从日本进口449种水产品,包括扇贝、金枪鱼和鱿鱼等。 这标志着中国对部分日本水产品的禁令在经过两年后“悄悄”解禁。然而,此次松绑的“时间点”以及背后的政治考量引发了广泛关注。
专家分析,中日关系紧张是此次禁令放宽的重要背景因...
-
作者:John
蔡英文去年7月访日传言遭否认 日本外相称“不便回答假设性问题”
前总统蔡英文原计划于去年7月前往日本祭奠安倍晋三先生逝世二周年,此消息日前引发外界关注。然而,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26日否认了这一说法。
根据媒体报导,知情人士透露,蔡英文有意在安倍晋三逝世两周年之际赴日致意,但当时日本政府正努力...
-
作者:John
石破茂访美与特朗普会晤:达成共识,贸易逆差悬念犹存
**华盛顿(美国)——**日本首相石破茂于当地时间7日(美国东部时间,8日日本时间)在华盛顿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首次首脑会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日美同盟关系的密切合作,并在安全保障、经济贸易等领域达成共识,但特朗普提及美国对日的巨...
使用左/右箭头浏览幻灯片或者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向左/向右轻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