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John
美中贸易战再燃:北京应对华盛顿关税新举措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于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措施,美中贸易战再度升级,引发全球关注。面对可能的外部冲击,中国政府已提前做好准备,并表示将推出新的增量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强调,中国已为可能出现的...
-
作者:John
美对华关税影响初步显现 中国出口增速下滑 外贸或将面临压力
美国今年对中国额外加征20%关税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经济学家指出,3月第一周就出现了关税效应的初步迹象,2月份中国的出口增速已开始下滑,今年第三季度外贸可能会有明显压力。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锺正生及其团队通过微信公众号“锺正生经济分...
-
作者:John
美中贸易战升级 中国将“坚决反制”美方关税
面对美国持续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外长王毅在近期人大记者会上表示,如果美方一味施压,“中国必将坚决反制”。 此言一出,引发外界对于中国是否真有能力抵御美方的贸易压力以及此次关税战将会给中国经济造成多大影响的关注。
自去年以来,美中贸易战持续升级,特朗普...
-
作者:John
尽管贸易战升级,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仍设定5%
面对美国持续升级的贸易战压力,中国政府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在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宣布今年将继续维持经济增长目标在5%左右。 然而,他也坦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对中国的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
美国持...
-
作者:John
马光远:提振消费、稳住房地产、发展AI 中国经济破局关键
2月22日,第三届长白山论坛在吉林·白山隆重举办,主题为“冰雪长白,东风日白”。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在“东北全面振兴与冰雪经济新空间”主旨演讲中,围绕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马光远指出,2025年全球将面临两个重大...
-
作者:John
中国经济面临双重压力:消费通胀与制造业通缩
春节过后,中国经济的复苏之路依然坎坷。最新官方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7%,同比涨幅扩大至0.5%,呈现出消费通胀压力再度升高的趋势。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则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
-
作者:John
中国经济繁荣梦已醒?专家警告:长期放缓风险迫近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国际观察的焦点,而著名学者孔诰烽在最新文章中更是直指,中国的繁荣时代已经结束。 他指出,从2007年的两位数增长率到2023年仅剩6%以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长期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危机。恒大等房地产巨头倒闭或濒临倒闭只是表...
-
作者:John
“扩大内需2025”:中国将如何燃起消费火种?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增收压力依然较大。为了扭转局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25年要大力提振消费,将其作为贯穿全年的关键战线。
过去几年,一系列针对“容易花大钱”行业的监管行动引发了广泛讨论...
-
作者:John
中国制造业意外萎缩 或逼迫政府加紧刺激
中国一月份制造业活动意外萎缩,触及5个月新低。官方公布的一份工厂调查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12月的50.1%降至49.1%,跌破了50%的增长期限,也低于路透社调查预测的50.1%。此举引发外界对中国政府持续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的呼吁...
-
作者:John
中国经济稳住?专家:5%增长率触底回升需打破“围墙思维”
中国GDP数据日前公布,2024年达到134.9万亿人民币,按照不变价格计算,GDP增长率为5%,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结束了近年来每年必跌的趋势。 然而,经济学者沈凌认为,此次稳住并非水到渠成,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的季...
-
作者:John
张维迎:中国经济增长需靠企业家精神而非“抓老虎尾巴”
著名学者张维迎近日再次引发关注,他撰文指出中国30年高速增长优势正在消失,并强调未来经济增长关键在于企业家精神的崛起。
张维迎回顾了过去3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认为依靠后发优势、资源成本优势和国际市场开放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这些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
作者:John
中国12月出口加速增长,进口意外反弹
中国经济以积极姿态结束2024年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加快至10.7%,远超预期,创历史新高。同时,进口也意外增长1%,是2024年7月以来最强劲表现。
尽管美国唐纳德·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并曾提议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
使用左/右箭头浏览幻灯片或者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向左/向右轻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