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 eSIM独占惹争议 中国市场遭卡关

苹果新机iPhone 17系列热销,却遭中国监管“卡关”!

苹果最新旗舰手机 iPhone 17 系列昨日(9月12日)在全球范围内开启预购,引发热潮。然而,最轻薄的 iPhone Air 在中国市场却突发下架事件,原因竟与其 eSIM 独占设计有关。

据悉,iPhone 17、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在美加日本等 12 个国家将只提供 eSIM 版本,不再支持实体 SIM 卡。台湾等其他国家虽然仍保留实体 SIM 卡选项,但今年新发布的 iPhone Air 全球仅售卖 eSIM 版本,这让依赖实体 SIM 卡的用户望而却步。

苹果中国官网昨日上午突然暂停销售 iPhone Air 手机,仅用红字显示“所有机型在获得批准后发售”。这引发外界猜测,iPhone Air 遭到了中国监管部门的卡关。

陆媒报道称,尽管 eSIM 在全球市场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中国大陆地区,因营运商和监管环节的原因,至今未被全面开放。实体 SIM 卡“一卡一号”的安全特点与 eSIM 的 “一卡多号”特性形成对比,eSIM 具备远端写号、快速换号的特性,更容易为诈骗分子提供漏洞。

报道指出,苹果此次为 iPhone Air 的 eSIM 做了许多本土化安全调整,包括要求用户必须亲自上门启用,排除远程 OTA 写卡,并仅限公司货 iPhone Air 在中国境内使用 eSIM,出境才能使用海外运营商服务。

尽管 iPhone 17 系列其他机型已在中国开启预购,但 iPhone Air 的下架事件无疑给苹果的中国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未来是否能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尽快上市,将是关注焦点。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eSIM 的工作原理: eSIM 是嵌入式 SIM 卡的简称,它与传统的物理 SIM 卡不同,可以直接集成在手机设备中,用户通过网络连接将其激活并使用运营商服务。
  • 中国大陆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主要采用 4G 和 5G 网络,移动网络运营商数量相对较多,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关于 eSIM 的争议:

eSIM 虽然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些漏洞,但其便捷性和灵活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优势。近年来,许多国家积极推进 eSIM 技术应用,以提高通信网络效率和用户体验。而中国大陆地区对于 eSIM 的推广依然谨慎,主要原因在于:

  • 安全隐患: eSIM 的 “一卡多号”特性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造成信息泄露和身份盗用等风险。
  • 运营商利益: 部分运营商担心 eSIM 技术的普及会影响其流量和套餐服务收入。
  • 用户习惯: 一部分用户对新技术适应慢,更习惯使用传统的物理 SIM 卡。

苹果在 China 的策略:

苹果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市场推出最先进的技术产品,但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对于中国市场,苹果需要平衡创新和合规性的要求,才能获得用户的认可和监管部门的批准。

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大陆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eSIM 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得到进一步突破。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仍需加强安全防护机制建设,维护用户权益,并与运营商、监管部门等各方协同合作,共同促进 eSIM 技术健康发展。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