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寒冬来袭:经验工程师沦外送生
AI寒冬降临:美国软体工程师沦落外送生
一位拥有20年经验的美国软体工程师尚恩,因为AI取代工作而陷入困境。尽管他积极求职,投递了800份简历,却只收到不到10个面试邀请,最终被迫跑外送维持生计,甚至住进露营车里。
尚恩曾任职于一家研究元宇宙的公司,去年4月在科技业裁员潮中被裁员。他表示,尽管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电脑科学学位,却仍然难以找到新工作。更让他沮丧的是,许多面试甚至是由AI代理进行,而非人类考官亲自参与,“我感觉超级隐形、被忽视,甚至在人类参与之前,我就已经被过滤掉了。”
尚恩并非孤例,随着AI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行业面临着自动化带来的冲击。他曾经历过2008年金融海啸和新冠疫情期间的裁员,但每次都能在几个月内找到新工作。然而,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待业逾一年后,尚恩选择住在小型露营车上,一边跑外送维持生计,一边在eBay变卖家当。
他努力研究最新AI趋势,也曾考虑重返校园、考取执照,但因为学费太贵,目前暂不考虑。尽管如此,尚恩没有失去希望,他也并不对取代自己的AI感到愤怒,但他认为自己的经历很可能只是一场“社会与经济灾难浪潮”的开端,甚至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命运。
让他真正感到沮丧的是,企业正在利用AI削减人力,而非拥抱人类与AI协作的工作模式。他直言,企业家陷入古老的商业思维,那就是如果只需要更少的研发者,就可以完成全部工作,竟是决定削减人力,而非试图挑战更多的产出与成果。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AI技术的发展速度: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从图像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再到自动化决策,AI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强大的能力。这使得许多传统工作面临被取代的风险。
- 美国科技行业裁员现状: 过去几年,美国科技行业经历了多次大规模裁员潮。一方面是经济环境不佳,另一方面则是企业为了应对AI带来的挑战而进行调整。
- “AI寒冬”概念: “AI寒冬”指的是AI技术发展面临的瓶颈期,在这个阶段,投资和创新热情可能会降低,一些公司可能会倒闭或裁员。
尚恩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许多像他一样的科技工作者正在经历着类似的困境。 虽然 AI 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带来诸多机遇,但也不可忽视其带来的挑战。
以下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一些问题:
- 如何应对AI带来的失业问题?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探索解决方案,例如提供更有效的再培训计划、鼓励创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如何在人类与 AI 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 AI 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避免过度依赖或被 AI 所取代。 应该鼓励企业将 AI 技术用于提升工作效率和创造更多价值,而不是简单地用 AI 来替代人类劳动。
-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数据隐私、算法偏见以及 AI 的责任归属等。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来引导 AI 的发展方向。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