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所美名校涉提前录取案受理

美国32所名校涉提前录取案受理! 被指控限制学生选择权并哄抬学费

当地时间8月8日,美国波士顿联邦法院受理了一起针对美国高等教育的重磅集体诉讼。 32所顶尖高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在内,被指控通过具有约束力的“提前录取”机制限制学生选择权,并合谋维持高额学费。

诉讼文件指出,“提前录取”机制要求学生提前申请某所学校,并承诺一旦被录取必须入学。 这使得高校能够提前锁定高额学费收入,同时剥夺学生比较奖学金和经济资助方案的机会,削弱了学校间的价格竞争。 文件中还指控美国高等教育融资联盟(COFHE)、申请平台斯科尔(Scoir)等机构协助高校共享提前录取相关信息,助长反竞争合谋。

原告律师本杰明·布朗表示,选择提前录取的学生失去了自主选择和讨价还价的权利,而常规录取的学生则面临更少的招生名额和更低的录取机会。 原告方请求法院批准自2021年以来所有提前录取申请者及部分常规录取学生加入集体诉讼,追讨因学费上涨造成的经济损失,并禁止继续实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提前录取制度。

目前,涉案高校大多拒绝发表评论,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明确表示不予置评。 此案件引发了对美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广泛关注,外界将拭目以待法院最终裁决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美国16所名校曾因涉嫌共享经济需求计算方法、减少对低中收入学生资助而被起诉,多数学校最终达成和解,未承认违法行为。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1. 提前录取制度 (Early Decision)

在美国大学申请体系中,提前录取是一种特殊的申请方式,学生在秋季申请季提交申请,并承诺如果被该学校录取,一定会入学。这种制度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更大的确定性,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选择其他学校的机会。

2. 美国高等教育费用问题:

美国的大学学费近年来不断上涨,已经成为许多家庭难以负担的负担。高昂的学费加剧了社会公平问题,让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更加难以进入优质高校。

3. 反托拉斯法:

反托拉斯法旨在防止企业通过垄断或其他手段损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在教育领域,反托拉斯法的适用涉及到大学之间是否存在不公平竞争行为,以及是否影响了学生的选择权和学费水平。

该集体诉讼将深入探讨以下问题:

  • 提前录取制度是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 学生们是否被迫为了获得入学机会而放弃其他更适合自己的学校?
    • 提前录取制度是否加剧了高校之间竞争的扭曲,最终损害了学生利益?
  • 高校合谋维持高额学费的说法是否属实?
    • “提前录取”机制是否有效锁定高额学费收入,削弱了学校间的价格竞争?
    • COFHE 和 Scoir 等机构在该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此次诉讼的结果将对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 如果法院支持原告的诉求,这可能会导致许多高校改变其提前录取制度,并降低学费。
  • 该判决也可能促使政府加强监管,确保大学招生制度公平公正,保护学生的利益。

目前,案件仍在审理阶段,最终结果尚不可知。 但这场集体诉讼无疑将引发一场关于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激烈辩论。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