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条诈骗案破获 两华裔男子落网

“金条诈骗”案告破:两名华裔男子涉嫌骗取65万美元

近日,田纳西州警方成功破获一宗金额高达65万美元的精心策划诈骗案,抓获两名来自纽约的华人男子。案件背后暴露了近年来频发且愈加复杂的“金条诈骗”套路,警示公众提高警惕。

据悉,受害者在今年4月底接到了一通看似普通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一位FBI女特工,声称其身份被盗并涉嫌一起重大跨国洗钱案。为了增强可信度,骗子不仅通过电话施压,还通过传真和邮寄寄来印有FBI与财政部抬头的“官方文件”,包括所谓的案件报告、资产冻结命令等。受害者在连续数日的精神胁迫下逐渐被“洗脑”,最终被告知:“唯一的办法是将资金换成金条,交由政府保管,待你清白后将返还。”骗子还强调这项行动属机密,不能告诉任何人,连家人都不行,并暗示“快递员”接收黄金时会出示口令“Treasury,28”,以证明其身份。

警方指出,这类言辞就是典型的诈骗套路。“真正的执法人员永远不会叫你对家人保密,”布伦特伍德警长佩平强调。最终,受害者先后于4月30日和5月8日交出两批黄金,总价值超过64.7万美元。

当地警方与联邦探员随后展开部署,设下圈套安排第三次“交易”。7月8日中午,一辆纽约牌照的银色丰田面包车驶入受害者住所——两名男子在车内观察环境长达数十分钟,才由一人下车取货。就在他将装有假金条的箱子收入车内时,埋伏多时的警方迅速出击,将两人制服。

两名嫌犯分别为:张帆(Fan,Zhang)陈真(Zhen,Chen),由于语言障碍,他们需通过普通话翻译协助审讯。警方认定他们系“金条诈骗”链条中的低阶取货员(俗称“骡子”),背后还有策划者与洗钱网络正在被追查。目前,两人均被羁押于威廉森县监狱,保释金各设为50万美元。其中一人为学生签证逾期者,属非法滞留;另一人虽已获释,但仍被ICE(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发出拘留令。

警方提醒:真正的FBI绝不会叫你交黄金!本案再度提醒公众:政府不会打电话索要黄金或现金,也不会通过私人取货员登门取款,也不会要求你对家人隐瞒所谓“保密行动”。若接到此类电话,应立即挂断并联系当地警方确认。不法分子手法日益复杂,尤其锁定英文尚不熟练的移民长者、亚裔群体、或退休老人,务必提高警惕。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金条诈骗”案的复杂性和潜在影响,建议您进一步了解以下信息:

1. FBI 与其他执法机构常见的诈骗手段:

  • “电话钓鱼”(Vishing): 骗子通过电话冒充政府官员、银行工作人员或亲友,诱导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资金。
  • “网络钓鱼”(Phishing): 骗子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社交媒体发送看似来自合法机构的邮件,诱骗受害者点击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
  • “技术支持诈骗”: 骗子冒充电脑技术人员,声称受害者的设备存在病毒或其他问题,并要求远程访问受害者的计算机进行“修复”,从而窃取数据或控制设备。

2. 金条诈骗的具体运作方式:

除了本文提到的电话、传真和邮寄文件外,“金条诈骗”还可能利用以下手段:

  • 虚假网站: 骗子创建仿制合法机构的网站,诱骗受害者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汇款。
  • 社交媒体账号: 骗子利用伪造的个人资料或公司账号,与受害者建立联系并逐步实施诈骗计划。

3. “金条诈骗”背后的洗钱网络:

骗子往往会将盗取的资金通过复杂的洗钱手段转移到海外账户,难以追回。了解洗钱网络的运作方式有助于警方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4.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金条诈骗”等诈骗活动的侵害:

  • 提高警惕: 不要轻信任何陌生电话或邮件,尤其是在对方要求您提供个人信息或资金的情况下。
  • 核实身份: 始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不要依赖对方提供的口头信息或照片。
  • 保护个人信息: 谨慎在网络上分享个人信息,避免使用相同的密码和账户登录多个网站。
  • 寻求帮助: 如果您怀疑自己被骗了,请立即联系当地警方或相关的反诈机构。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