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提领现金恐课徵遗产税 留存证据防补税

重病期间提领现金恐被课徵遗产税 专家提醒继承人留存证据

许多民众误以为在被继承人重病期间提领现金,就能避开遗产税。然而,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台湾国税局指出,若被继承人在死亡前因重病无法处理事务,而其继承人提领存款、举债或出售财产,但无法提供资金用途证明,这些金额仍应列入遗产申报课税。

举例来说,有一位王先生在住院期间,妻子从丈夫银行户头提领2000万元用于偿还境外债务。虽然妻子提供了境外账户在继承日前已无余额的数据,但因无法提供债务清偿及资金用途证明,国税局将这笔款项纳入遗产总额课税。

台湾财政部南区国税局解释,依《遗产及赠与税法施行细则》第13条规定,被继承人死亡前因重病无法处理事务期间的借款、价金或存款,若继承人不能证明用途,仍须并入遗产课税。

国税局提醒民众,许多人误以为在被继承人重病期间提领现金就能免税,但若无法保留完整单据或凭证证明用途,依规仍需并计遗产总额申报遗产税。建议继承人在处理被继承人的财务时,务必妥善保存相关文件,以免因证明不足而遭补税,造成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遗产税的计算方式: 台湾《遗产及赠与税法》规定,遗产税的计算依据是被继承人死亡时财产总价值,并依照不同身分关系的继承人,适用不同的税率,最终计算出应缴纳的遗产税。

常见的错误观念: 除了文中提到的“重病期间提领现金可避开遗产税”误区外,还有以下几种常见错误观念:

  • 赠与礼物可以绕过遗产税: 虽然赠与礼物可以降低继承人的遗产税负担,但需要注意的是,赠与金额和频率都有限。超过规定的金额或频率,可能会被视为遗产税的逃漏行为。
  • 捐款可以完全免除遗产税: 即使将财产捐赠给慈善机构,也并非完全免除遗产税。台湾《遗产及赠与税法》规定,部分捐款所得仍需纳入遗产总额计算。

如何合法降低遗产税负担: 为了有效降低遗产税负担,建议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善用赠与制度: 适度利用法律规定的赠与金额和频率,将部分财产赠与给子女或其他亲属,可以有效减少最终继承的遗产总额。
  • 设立信托基金: 通过设立信托基金,将财产管理委托给专业机构,不仅可以避免遗产税问题,还能实现财富传承、保障个人利益等多重目标。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