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披露罗永浩就餐细节 引发隐私权担忧

罗永浩预制菜风波再升级:西贝披露就餐细节引隐私权担忧

9月10日,罗永浩微博声称西贝预制菜价格贵且恶心,呼吁强制餐厅注明预制菜,引发热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目前西贝没有预制菜,要起诉罗永浩,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和“罗永浩同款菜单”。这场风波持续发酵,罗永浩的隐私权问题备受关注。

9月11日,贾国龙向媒体透露,罗永浩一行五人当天在北京西贝中粮祥云小镇店就餐,消费833元,点了一共16道菜。9月12日,西贝《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公开信进一步披露了罗永浩一行人当日就餐的具体菜品,引发网友质疑:餐厅对顾客的监控和用餐信息可以随意公开吗?

知名律师付建认为,根据《民法典》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罗永浩在包厢的就餐活动属于私密活动,其就餐的包厢属于私密空间,点餐内容也可能会反映个人饮食习惯,西贝未经罗永浩同意公开这些信息,可能会侵犯罗永浩一行人的隐私权。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餐厅作为数据处理者,应当妥善保存和处理顾客的个人信息,公开客人姓名及其菜单属于侵犯隐私的行为。

此外,西贝未经罗永浩同意用其名字命名“罗永浩菜单”,也被认为侵犯了罗永浩的姓名权。付建认为,这种行为在当下的使用环境中可能具有讽刺或者贬低的意味,同样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

采访中,多数商家称安装监控是为了确保顾客就餐安全,比如顾客丢失物品时,可通过监控查找;顾客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可协助警方破案等等。付建认为,餐厅监控的查看权利通常在餐厅出于管理需要、维护安全等正当理由下可以进行,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经合法手续,有权调阅监控录像,餐厅应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西贝涉及到侵犯罗永浩隐私权和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数据安全: 2020年,中国颁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旨在加强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的规范。 该法明确规定餐厅等服务提供者在处理顾客信息时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未经许可收集、使用、存储、公开或者出售个人信息。

民法典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中国《民法典》第108条规定:“公民有保护其个人信息的权利。”这意味着每个个体都有权利决定谁能够访问他们的个人信息,包括就餐记录、消费详情等敏感数据。

西贝的做法引发了哪些伦理问题?

  • 权力与隐私权的平衡: 餐厅安装监控是为了维护安全和秩序,但同时也要考虑顾客的隐私权。如何平衡这两方面的需求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西贝此次公开罗永浩就餐细节的行为是否超出了必要的安全保障范围?
  • 信息披露的边界: 西贝将罗永浩姓名与其菜单相链接,并以“罗永浩同款菜单”的形式公开,这不仅涉及隐私权,也可能引发对罗永浩名誉损害的担忧。

对于类似事件如何处理?

  •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餐厅收集、使用和处理顾客信息的行为规范,并对侵犯隐私行为进行更加严厉的制裁。
  • 增强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护自身权益,例如审查餐厅的服务协议,了解其对个人信息的处理方式。
  • 引导企业自律: 呼吁餐饮行业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尊重顾客隐私,建立合理的监控和信息管理机制。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