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机场新规首日 "自弃筐" 电池堆积如山
上海虹桥机场新规实施首日,“自弃筐”内充电宝堆积如山
6月28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迎来了一场“充电宝风暴”。从上午7时起,机场安检处、值机区域以及通道等显眼位置,均增设了“充电宝新规”告知牌,提醒旅客自即日起,未标注3C认证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于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禁止携带登机。
这一新规的实施,让机场“充电宝自弃筐”内迅速堆满了被旅客自弃的充电宝,仅在6月28日上午8时许,便收集了超过3大筐。记者观察发现,自弃的充电宝大多没有“3C”认证标识,其中也有一部分属于召回序列的充电宝。
机场安检工作人员表示,新规实施首日,他们主要通过口头提醒旅客检查自己的充电宝是否符合要求,避免进入安检后再退出来处理。同时,为了确保安全,机场设立了“自弃筐”引导旅客自弃不合格的充电宝。
在值机区域,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也积极引导旅客检查充电宝,并提供相关信息咨询。一位东航值机柜台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并未设立“充电宝自弃筐”,而是引导旅客去入口处和安检口处的“自弃筐”处理。
安检口则成了“充电宝新规”的严格执行地。安检员手持告知牌逐一提醒旅客查看充电宝,并进行细致检查:查3C标识是否完整、查型号是否在召回名单、查额定能量是否超标。一位旅客携带的罗马仕充电宝因属召回批次被拦下,最终前往“自弃暂存区”办理手续。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平台流传的“相机电池也需3C认证”的误读遭到了上海虹桥机场安检部门负责人明确回应,“新政仅针对充电宝,相机锂电池仍按原规定执行。”现场安检员提醒,若备用电池放在相机外,仍需接受额定能量检查。
此次新规实施首日,也让一些旅客措手不及。有旅客表示他们已提前通过航空公司App获知新规,并更换了合规充电宝;但也有一些老年旅客因未关注通知,携带2023年前生产的无3C标识充电宝,最终只能选择自弃。
此外,由于充电宝寄递情况也受到影响,不同的快递公司政策各不相同。顺丰快递明确表示暂停接收个人寄递的充电宝,仅允许商家寄送未拆封的新品;而京东快递则限于上海市内可以寄递充电宝。
此次新规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加强对航空安全控制,避免类似充电宝起火事件的发生。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处专家建议,消费者选购充电宝时应认准CCC标志,并避免边充电边使用、长时间过充等危险行为。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关于充电宝3C认证的背景知识: “3C”标志代表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确保产品安全性和符合国家标准的重要标识。未获得3C认证的充电宝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过热、短路甚至起火。
- 召回制度的相关规定: 某些充电宝型号因质量问题被官方发布为召回批次,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必须停止使用并进行退换或报废处理。
- 航空安全相关法规: 各国都有严格的航空安全法规,对乘客携带物品,特别是电池类物品,有明确的限制和规定。上海虹桥机场此次新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控制,避免类似充电宝起火事件造成严重后果。
补充内容:
对于未获3C认证、属于召回批次的充电宝,旅客该如何处理呢? 除了自弃筐外,机场还提供了一些其他处理方案,例如联系生产厂家进行退换货或维修。此外,一些航空公司也提供专门的寄递服务,可以将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安全地送回厂家处理。
新规对旅客出行带来的影响: 尽管此次新规实施可能给部分旅客带来一些不便,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和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建议旅客在出行的前几天仔细检查自己的充电宝是否符合规定,避免机场安检环节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快递公司暂停接收个人寄递充电宝的情况,哪些解决方案可以提供给旅客? 除了自弃或联系厂家处理,旅客可以选择将充电宝寄送给朋友或亲人,或者寻找其他第三方寄递平台,确保充电宝的安全和合规运输。
总结: 上海虹桥机场新规的实施对于维护航空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要鼓励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帮助旅客更加了解相关规定,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处理方案,减少新规对旅客出行带来的影响。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