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虚引发的腰腿痛眼花?这三穴位帮您

40岁后常出现的“腰腿痛、眼花”竟是肝血虚?!三种穴位治标又治本

**专家指出,40岁以上人群普遍出现腰腿酸痛、落枕、抽筋、视力减退、头昏等症状,可能是肝血阴虚导致。若忽视治疗,易发展成脂肪肝、高血脂、慢性肝炎等疾病。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40岁后身体状况明显下降。腰腿痛、落枕、睡觉时腿老抽筋;眼花,看不清东西(视力减退),头昏,双胁下灼热,舌头红,口干,苔少;老打嗝,恶心想吐,吃下东西很不舒服;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经常莫名其妙地为一点小事发火。这些看似寻常的小毛病,其实可能预示着肝血阴虚的问题。

“肝血虚、阴虚了就没有力气,更没有多少气血能够分给筋,人抽筋就是身体在向我们抱怨了。” 中医专家提醒,若忽视这些信号,病就来了,而且还会攻陷脏腑。此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足太阳膀胱经上的承山穴和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再配以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来有效缓解症状。

三个特效穴位:治标又治本

  • 承山穴: 位于小腿外侧,能够舒筋活络,是治疗腿痛转筋的有效大穴。每天按揉5分钟即可。
  • 阳陵泉穴: 位于膝关节的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头下方的凹陷处。能够治筋,并对胆方面的疾病也有效。每天点揉5分钟。
  •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上方四指的骨后缘处。可以调动肝、脾、肾三脏经气,有效预防和治疗相关病症。每天按揉5分钟。

专家建议,配合以上三个穴位,还可以服用杞菊地黄丸,或枸杞甘草泡水、生地15克、白芍10克用水煎服,从根上改变肝血阴虚症状。同时要注意饮食,多吃酸味食物,少吃辛辣之品,以补充阴津。

及时调理,远离疾病风险!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