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眼里的“美国怪圈”:英制和齁甜让中国妈妈摸不着头脑

老外眼里的“美国怪圈”:英制单位和齁甜蛋糕让中国妈妈“摸不着头脑”

一位在美生活的中国妈妈近日分享了她与美国生活格格不入的经历,引发众多华人共鸣。她坦言,尽管已经在美国住了十年,但依然难以习惯美国的英制计量单位以及令人牙酸的甜品文化。

这位妈妈回忆,一次和老二的朋友妈妈聊天时,为了描述孩子暑假长高了2厘米,她下意识地用“centimeter”表达,结果对方一脸茫然,问是不是 “inches”? 她才反应过来,在美生活的人们习惯使用英寸作为长度单位,这让这位妈妈忍不住吐槽:“1inch我还知道,多了我也不太清楚啊,每次都得在心里默默乘以2.54算出个大概。” 除此之外,导航里用英尺和英里的距离标注、填写的“身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磅、盎司等计量单位,都让这位妈妈感到困惑。

她还提到,美国人习惯使用华氏度来测量温度,而她一直习惯摄氏度,一遇到华氏度就“秒变白痴”。 更让她头疼的是,美国的甜品文化普遍以甜腻为主,蛋糕、面包等甜点都让人难以接受。即使价格昂贵的店面也不例外,有时甚至不如超市的味道好。

这位妈妈的经历反映了中国人在美国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即如何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引发更多华人对英制单位和美式饮食文化的讨论和共鸣。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虽然这位妈妈的经历引发了众多华人共鸣,但其实在英美两国文化交融的今天,许多中国人在适应美国的英制单位和甜品文化方面都遇到了类似的挑战。

如何理解英制单位?

  • 英寸(inch)、英尺(foot)、英里(mile):这些都是常见的长度单位。虽然我们习惯使用厘米、米、公里,但学习一下英制单位的换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地图、导航以及购买物品时更方便。
  • 磅(pound)、盎司(ounce):用于衡量重量的单位。同样需要了解它们的转换关系,以便在超市购物或烹饪时准确理解商品重量。

如何适应美式甜点文化?

  • 尝试不同的口味:不要害怕尝试不同类型的蛋糕、面包等甜点。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喜欢一些你原本以为会很甜腻的口味。
  • 调整口味习惯:可以尝试在制作甜品时加入少许香草、柠檬汁等食材来减少甜味。
  • 寻找其他食物种类:除了甜点,美国还有许多美味的食物可以选择,比如汉堡、披萨、意面等等。

更多资源:

  • 在线转换工具:很多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帮助你快速转换英制单位和公制单位。
  • 烹饪书籍:一些烹饪书籍会提供英美两种计量方式的食谱,方便你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使用。
  • 语言学习课程:学习英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美国文化以及相关词汇。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适应在美国生活!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