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驱逐中国留学生 称其为安保威胁
美将中国留学生“清理回国” 称其为“国家安保威胁”
据报道,一名在美国大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因非法拍摄军事设施被美国法院判决有罪,刑满释放后被驱逐回中国。 美国移民海关执法局(ICE)称,该中国留学生S使用无人机非法拍摄美军基地设施,被判定为国家安保威胁,并将其“清理”回了中国。
S于2021年持留学生签证入境美国,在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农业技术专业的研究生。2024年1月,他因涉嫌使用无人机侵犯美国政府国防空域,拍摄位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海军设施物等被联邦调查局(FBI)逮捕。事发后,S的留学生签证被取消,学校也取消了他的交换生资格。
经过审判,2024年10月,弗吉尼亚州东区联邦地方法院认定S罪名成立,判处其6个月监禁和1年释放后监督。他服完刑后,立即被ICE再次逮捕并驱逐回中国。美国司法机构此次采取强硬措施,将其视为对安保的重大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有关部门使用“清理”取代“驱逐”,强调安保威胁。 美国移民海关执法局(ICE)代理主任布莱恩·麦克谢因表示:“清除S表明了保护美国公民、维持国家安保态势是ICE始终不变的目标。” 他还表示:“S的非法行为是对敏感军事设施的重大威胁”,“将其清理后,国家安保威胁已经解除。”
近期,韩国也接连查获中国留学生非法拍摄军事设施的行为。此事件被视为美国向中国释放严正警告的信号。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一下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查和对待方式的变化。
近期,美国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审查力度明显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因为学术不端、个人行为或政治背景等原因被取消签证、驱逐出境。 这些事件引发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也让许多中国留学生对在美国学习和生活的未来感到担忧。
此次S案件的处理,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更加强硬措施来应对他们认为存在的国家安全威胁。 “清理”一词的使用,强调了美国政府将“清除潜在威胁”作为首要目标的态度,并试图通过这种措辞来塑造一种对中国留学生的警惕和监控氛围。
这种做法引发了一些争议:
- 一些人认为,美国政府过分警觉,将普通的学术行为或个人行为错误地解读为国家安全威胁,损害了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另一些人则认为,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面对来自外国国家潜在威胁的情况下,采取强硬措施是必要的。
美国政府此举也引发了一些反思:
- 是否过度强调“国家安全”概念,导致对个体权益的忽视?
- 中美两国如何在加强安全防范的同时维护相互理解和尊重?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