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损害有限?真相难辨

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实际损害有限?白宫与美方情报矛盾重重

美国上周末对伊朗三处核设施的袭击引发全球关注。然而,多家国际媒体援引美军内部情报评估称,这场“午夜之锤”行动并未摧毁伊朗核计划的关键部分,反而只让其进展倒退了几个月。消息一出,立即与特朗普总统先前所言的“消灭”伊朗核计划的说法产生巨大矛盾。

据报道,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等三处核设施虽遭损害,但主要集中在电力基础设备等地面设施,深埋地下更重要的核设备几乎完好无损。美国情报评估指出,美军轰炸前,伊朗已将浓缩铀移至其他地点,库存未被销毁,用来提炼浓缩铀的离心机也大致完好。这意味着假如伊朗打算恢复核武发展,重启所需时间可能比美方预期更快。

面对媒体曝光的情报,白宫强力反驳,仍旧坚称美军“消灭”了伊朗核计划,批评相关报道“完全错误”。特朗普也在社交平台以全大写字母发文,斥责CNN、纽约时报等媒体是“假新闻”。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也重申特朗普先前的言论:“我们的轰炸行动摧毁了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但美军参谋联席会议主席盖恩表示战损评估仍在进行中,现在要评价伊朗是否仍存在核武发展能力,“为时尚早”。

以色列政府则声称,在以色列连日袭击加上美方的轰炸之下,伊朗的核计划已被摧毁,跟特朗普的说法一致。 然而,全球最关心的关键问题,也就是伊朗核计划何去何从、是否会重启核武发展,同样悬而未决。

与此同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伊朗已经准备好重返谈判桌,解决这些问题。他也强调,美国和以色列“不能藉武力强加不公平的目标”。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伊朗核问题历史: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伊朗就一直被指控试图发展核武器。该国声称其核计划仅用于民用目的,但国际社会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多次外交谈判与制裁未能解决核问题的核心矛盾。
  • 美伊关系: 美伊关系长期紧张,尤其是近年来特朗普政府的“极端鹰派”政策加剧了局势。美国退出联合国伊朗核协议并重新向伊朗施加经济制裁,导致两国关系更加恶化。
  • 以色列与伊朗的博弈: 以色列视伊朗为其最严重的威胁之一,长期担忧其核计划。以色列曾多次对伊朗进行间谍活动和军事打击,以遏制其核计划发展。

继续深入分析:

  • 美方情报矛盾重重的问题背后潜藏着什么?是情报机构内部的分歧,还是有意误导公众舆论?这值得进一步深究。
  • 特朗普政府在伊朗核问题的立场是否合理?“消灭”伊朗核计划是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吗?该行动的长期影响将如何?
  • 美国和以色列声称摧毁伊朗核计划的说法能否被证实?如果伊朗决定恢复核武发展,会对国际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威胁?

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以更好地理解此次美军轰炸行动的复杂性和潜在后果。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