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芯片摩擦升级,会谈前夕再添火药
美中经贸会谈前夕再起摩擦:美方对中国企业实施出口管制,中国反击发起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
随着9月14日双方将在西班牙举行的经贸会谈临近,美中关系再度陷入紧张。美国商务部工业暨安全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周六将23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引发中国强烈不满。
此次被列入名单的中国企业包括13家半导体企业、3家生物技术公司、2家科研院所以及3家供应链与物流企业。其中,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最受瞩目,其中国、新加坡分公司与台湾办事处均被列入清单。美方称其涉嫌涉及高性能计算(HPC)及人工智能(AI)芯片应用,相关外国生产的包含美国技术的物项也将被纳入出口管制。
对此,中国商务部在周六晚发表措辞强烈的新闻稿回应,指责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多家中国实体实施制裁。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指出,“美方假藉维护国际秩序和国家安全之名,行单边、霸凌主义之实,将一己私利凌驾于他国发展权利之上,打压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企业。” 他还反问:“美方此时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意欲何为?”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并表示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官网晚间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Certain,Analog,IC,Chip)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该公告称,中国商务部已根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决定对美国原产的模拟芯片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此次反击行动在美中经贸会谈即将召开之际显得格外敏感,预示着双方的矛盾和对抗将继续加剧。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美中经贸关系的历史背景: 美中两国一直以来在经济领域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也更加趋于谨慎和强硬。
- 科技领域的博弈: 半导体芯片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核心,美中两国在这方面有着激烈竞争。 美国一直主导全球高端芯片市场,而中国则试图打破这一垄断。
- 出口管制与反倾销调查: 出口管制是一种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安全或经济利益而限制对特定国家或企业的商品出口的行为。 反倾销调查则是指针对外国企业以低价倾销产品到国内市场,损害国内产业的调查和措施。
进一步分析:
- 此次美方将中国23家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除了对中国半导体行业造成直接冲击外,也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 美国此举被一些人认为是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而中国则将其视为对自身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威胁。
- 中国发起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可以看作是对美方出口管制的反击。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具体调查结果会如何,但这一行动无疑再次加剧了双方的贸易摩擦。
未来走向:
- 美中经贸关系的紧张局势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双方之间的谈判和磋商至关重要,以避免矛盾升级,并寻求共赢解决方案。
- 观察美方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出口管制范围,以及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关注的焦点。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