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穿警服惹争议 "嘎子谢孟伟"道歉

直播带货身着警服惹争议 “嘎子谢孟伟”道歉称是剧组戏服

近日,网络主播“嘎子谢孟伟”在直播时身穿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引发舆论关注。据媒体报道,“嘎子谢孟伟”不仅未佩戴警号与胸徽,还戴有肩章和臂章,并在直播中售卖电子产品。该事件被网友反映后,辽宁的李先生向云南警方报了警。 9月13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公安局回应称正在积极对接处理之中。下午,“嘎子谢孟伟”通过社交账号发布道歉声明,声称所穿服装为剧组拍摄专用戏服,并向人民警察表达歉意。

然而,该事件引发了关于穿警服直播带货是否违规的讨论。法律专家指出,“嘎子谢孟伟”的行为明显违反了相关规定。根据《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影视制作单位和文艺团体使用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需要获得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并在拍摄演出结束后严格保管,不得用于其他场合。

此次“嘎子谢孟伟”在直播带货时穿着警服,显然不属于“拍摄、演出”的法定许可范围。其行为可能面临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甚至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此外,“嘎子谢孟伟”的行动也可能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使其误认为是警方推荐产品,导致购买后产生损害,消费者可以依法维权。

对于“嘎子谢孟伟”发布的道歉声明,法律专家表示,虽然它是一种悔过表现,但并不能免除其责任。公安机关是否处罚取决于违法事实和法律规定,而非行为人的态度。然而,道歉声明可以被视为一种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直播平台对于主播此类行为的监管也引发关注。专家指出,根据《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直播平台需要建立健全审核机制,对违法信息进行实时巡查和监控。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平台应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此次事件中,“嘎子谢孟伟”的直播得以顺利进行,说明平台现有的审核机制存在漏洞。

法律专家呼吁,直播平台要提高对敏感符号的审核敏感度,加强实时巡查和立即处置机制,确保平台内容安全和合法性。如果平台未尽到监管责任,导致违法行为持续扩大影响,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业务暂停整顿等后果。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直播带货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直播带货市场规模巨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虚假宣传、产品质量安全等。为了规范行业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等,对主播的行为和平台的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

公众对警服认知: 警服作为警察制服,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执法、维护社会秩序。公众普遍认为警服应用于正式场合,未经批准私自使用警服可能造成误解和冲击,甚至影响社会安全。

平台责任与法律界限: 直播平台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承担着监管主播行为的责任。但在具体的处罚方式和力度上,仍存在一些争议和模糊地带。比如,是否可以对主播进行永久封号?是否需要根据违法情节来确定处罚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平台制度来解决。

"嘎子谢孟伟"事件的启示:

  • 加强公众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提高辨别能力。
  • 直播平台应加大审核力度,强化内容监管,杜绝违法行为。
  •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