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烧钱”大战:能否逆转败局?
淘宝闪购“烧钱”外卖大战:能否突破燃尽即止的循环?
7月,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官宣500亿元补贴计划,将外卖大战推向新的“烧钱”高潮。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内,阿里、美团、京东三家将合计亏损920亿元,其中阿里占比近半,预计亏损410亿元。
这一激进的补贴策略,被分析人士解读为淘宝的“被动防守”和“主动进攻”。短期来看,“烧钱”确实奏效。官方数据显示,500亿元补贴落地后,淘宝闪购日订单量从上线后的1000万快速增长至超8000万,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9000万;新入驻品牌数环比6月增长110%,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过12000家。
然而,问题在于:一旦高强度补贴停下,这种增长能得以维持吗?能否将短期爆发的流量和订单转化为用户使用淘宝点外卖乃至其他商品的心智,成为淘宝闪购面临的挑战。专家指出,目前淘宝缺的是用户的消费频次,而非用户数量,“补贴可以激活部分即时零售(含外卖)的尝鲜需求,增加外卖市场部分消费者消费频次,但这都是靠补贴刺激的增量。如果没有模式颠覆,一旦补贴消失,没有养成消费习惯的部分用户就会流失。”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两方面:能否持续扩大并维持丰富的商家供给,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即时消费需求;能否打好履约能力的硬仗。
目前,淘宝闪购的基础支撑蜂鸟即配在骑手数量和覆盖网络上与美团仍有差距。外卖大战中,这种差距被进一步凸显,一些用户对淘宝闪购配送速度和服务反馈不佳。如何优化骑手的取送路线规划,提升履约效率,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是淘宝闪购需要快速解决的问题。
“烧钱”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淘宝闪购能否利用这轮补贴的窗口期,真正建立起三层能力:对用户,建立高频心智;对商家,重塑协作关系;对自身,完善履约系统。
对于阿里而言,这场外卖大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淘宝闪购与美团外卖的竞争格局: 理解这场“烧钱”大战的核心在于两者之间的博弈。美团早已占据外卖市场的龙头地位,拥有完善的配送体系和庞大骑手队伍。而淘宝闪购作为阿里系的全新平台,试图借此切入市场并挑战美团的霸权。
阿里生态系统与用户流量: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等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成熟的电商生态。这为淘宝闪购提供了潜在的用户基础和流量池。能否将现有用户转化为外卖用户的关键,取决于平台提供的体验是否能满足用户需求。
即时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 "外卖大战" 其实是即时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消费者日益追求便捷的购物体验,对商品的获取速度和配送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淘宝闪购能否抓住这一趋势,提供更优质的即时零售服务,将决定其未来发展方向。
补贴模式的局限性: 尽管“烧钱”策略短期内能带来流量增长,但长期来看,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提升用户粘性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中获得立足之地。
"烧钱"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淘宝闪购能否利用这轮补贴的窗口期,真正建立起三层能力:
- 对用户: 建立高频心智,将外卖消费融入用户的日常习惯。
- 对商家: 重塑协作关系,吸引更多优质商家入驻平台,提供更丰富的商品选择。
- 对自身: 完善履约系统,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造用户信赖的购物体验。
淘宝闪购能否突破“燃尽即止”的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时间考验。 但这场外卖大战无疑为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新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