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酒店“宠物陪睡”,风险谁承担?

武汉一家酒店推出“宠物陪睡服务”:狗狗员工日薪100元,但风险谁承担?

近日,武汉市汉南区的武汉碧桂园凤凰酒店推出了“宠物陪睡服务”,引发社会热议。该服务于7月初正式上线,客人可在入住时选择由酒店提供的“狗狗员工”陪伴。目前,酒店共有10只在岗的“员工”,包括西高地、金毛、哈士奇等犬种。为筛选合适的“员工”,酒店还举办了三轮“打工狗”面试活动,吸引众多养宠人士参与。

据悉,“宠物陪睡主题房”价格为499元,包含自助早餐、健身房及室内外泳池使用权益。“陪睡犬”日薪100元,一部分来自酒店自己饲养的宠物犬,一部分是宠物专业训练机构提供的犬只。酒店总经理董先生介绍,自7月初推出“宠物陪睡服务”以来,已有80位客人体验过该服务。

为了确保服务安全和质量,酒店对“陪睡犬”实行严格筛选流程。首先,会选择性格较为温顺、稳定、亲人的犬种;其次,对每只犬只进行健康体检,核验疫苗接种情况并定期驱虫,避免寄生虫或传染病风险。在完成健康检查后,驯犬师会对犬只进行行为评估,观察是否存在攻击倾向、过度兴奋或焦虑等不良行为特征。上岗前,将持续对其进行正向行为引导,强化其良好的性格特质和行为习惯。此外,酒店还为“陪睡犬”提供系统化训练,包括基础服从指令、夜间作息规范、饮食管理、社交能力提升以及社会化适应训练等。

然而,“宠物陪睡服务”也引发了关于风险承担的讨论。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律师杜星月指出,“宠物陪睡”是酒店提供的特色增值住宿服务,一旦伤及客户,适用的是最严格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即除非客户故意或者有重大过失情形以外,基本上是酒店100%担责。

杜律师建议,酒店除了给客户提供签署的告知外,还需要注意合规管理的问题。首先需要确保酒店提供的宠物已完成疫苗接种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酒店日常还应当加强员工培训。她还建议由专业训宠机构对宠物进行性格评估和脱敏训练,严格排除具有攻击性等风险的宠物,另外,酒店员工应具备必要的宠物护理和应急处理知识,并定期组织相关培训。

这个新奇的服务将如何发展?如何在保证服务安全的同时平衡利益关系?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将会给出答案。

武汉一家酒店推出“宠物陪睡服务”:狗狗员工日薪100元,但风险谁承担? (续)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以下信息:

  • 无过错责任原则: 在此案例中,指无论客人是否有过失,一旦发生事故,酒店都将承担全部责任。
  • 宠物训练等级: 常见的宠物训练等级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以及特殊技能训练。

随着“宠物陪睡服务”的兴起,一些风险和挑战也随之而来。

安全问题:

  • 犬只行为不可预测性: 即使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犬只的行为仍可能存在不可预测性。例如,某些犬种天生较为敏感或容易焦虑,可能会对特定环境或刺激做出惊慌反应。
  • 顾客过敏或恐惧: 一些客人可能对狗毛过敏或对犬类存在恐惧心理,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入住体验。

责任问题:

  • 事故责任归属: 若发生因“陪睡犬”造成的意外伤害,责任如何界定?酒店、犬只主人、还是顾客自身承担责任?
  • 宠物疾病风险: 酒店需制定完善的防疫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一旦出现犬只感染疾病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利益关系平衡:

  • “陪睡犬”权益保障: 酒店应确保“陪睡犬”的生活环境舒适、饮食充足、休息时间充足,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服务价格合理性: 499元/晚的价格是否能够涵盖酒店的运营成本、犬只的工资和培训费用? 如何平衡服务的利润和顾客的消费意愿?

未来发展方向:

  • 规范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清晰的“宠物陪睡服务”相关规定,包括犬只筛选标准、安全操作流程、责任划分等。
  • 加强行业合作: 与宠物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提升“陪睡犬”的训练水平和服务质量。
  • 开发多样化服务模式: 例如提供不同类型的犬只选择、个性化训练方案、以及针对不同需求的套餐服务。

**总之,“宠物陪睡服务”是一项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通过规范管理、加强合作和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使其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