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十年:兴衰浮沉
柯文哲十年政坛风暴:从第三势力领袖到风波中心
台湾前台北市长柯文哲执政十年,经历多次支持度起落,其政治生涯充满了戏剧性。从2014年首次入榜,到2017年举办世界大学运动会人气攀升,再到2020年民众党高雄县长补选惨败,他的支持率波动起伏不定。尤其在2024年总统大选中败选后,更跌出主要政治人物声望调查前十名。
学者分析指出,柯文哲的支持族群“最复杂”。他曾吸引到国民党和民进党的中间选民,并在2018年连任台北市长、2019年成立民众党时展现出超越蓝绿的态势。然而,随着政治参与加深,他的形象也面临挑战。
和国民党合作“蓝白合”破局后,柯文哲在协商过程中的反复表态令部分中间选民失望,最终与吴欣盈搭档的民调重挫。2024年新国会开议后,“蓝白又合”,民众党与国民党的密切关系也进一步加剧了柯文哲的支持者流失。
新加坡学者庄嘉颖指出,柯文哲以脱离蓝绿恶斗、拥抱进步价值、清廉、施政讲求效率的形象崛起,但随着政治深度增加,他面对的议题更广,不同批次的支持者“慢慢开始脱落”。学者认为,民众党未来的方向将取决于是否能够找到替代领导人。
张峻豪教授认为,柯文哲交保后,“白绿对立”可能加剧,民众党及其支持者会更加强调“柯文哲被司法迫害”的论述。
十年间,柯文哲在台湾政坛掀起了风浪,但未来走向仍充满变数。学者分析,第三势力依然存在市场空间,但能否找到新的领袖,并有效提升支持率,将是民众党面临的关键考验。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