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出售码头引港媒争议

李嘉诚出售码头惹争议:港媒忧“无处可靠” mainland 学界反驳

香港首富李嘉诚的长和实业将出售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大码头在内的43座码头给以美国贝莱德集团为主的财团,引发了热议。

香港《大公报》多次批评此举会导致中国船舶“无处可靠”,引发担忧。但台湾海运界高阶人士认为这种判断错误,例如大陆中远海运是全球第四大货柜船公司,已成为各国码头经营者竞相争取的客户。只有在受到欧美经济制裁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弯靠的困难。

此外,北京清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前立法委员蔡正元和香港知名作家陶杰都指出,长和的43个码头、199个泊位,买主贝莱德是大陆最大外资基金,也是中国腾讯、阿里巴巴、中国建设银行等最大美资股东。在这种情况下,说贝莱德会抵制中国船舶明显不合理。

台湾港务公司高阶人士解释称,香港媒体将李嘉诚出售码头描述为“卖港口”,其实只是卖掉长和投资与取得经营权的码头,类似于高雄港也分货柜码头、散装码头、石化码头等不同类型的码头。

台湾国籍船公司高阶则分析,大陆对李嘉诚出售码头一事并未做出正面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面对媒体询问时仅强调中方反对利用经济胁迫的行为。这位高阶指出,大陆籍船舶会遭到抵制,只有发生重大国际事件,例如遭到欧美国家经济制裁时才有可能发生。

高雄港的外籍船公司专用码头高阶主管认为,有关长和实业卖码头的新闻明显是高度政治化与道德绑架,被冠上唯利是图、罔顾国家利益、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等罪名,要求要停止交割。但如果香港或北京中央真的出面制止这项交易,恐怕会吓跑不少外国投资者,而且出售的码头都在境外,北京或香港是否有权干预这项买卖也很令人怀疑。

蔡正元在政论节目上指出贝莱德与中国的密切关系,陶杰则在脸书发文称贝莱德是中国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最大美资股东,并强调贝莱德深度融入中国经济,甚至可以用投资中国占七成的贝莱德控制巴拿马运河港口。他认为李嘉诚此次交易充满智慧,将这个国家的情绪、智商、利益综合计算在内。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香港与中国的政治关系: 香港是一个特殊的地区,拥有高度自治权,但实际上受到中国大陆的强大影响。近年来,两地的关系日益紧张,引发了大量争议。李嘉诚出售码头事件正好映衬出这种复杂性。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 贝莱德集团作为美国最大的外资基金,其投资行为往往带有政治意味。控制巴拿马运河码头将为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带来巨大提升。因此,这场交易也引发了有关美中博弈的猜测。

台湾海运业的特点: 台湾一直以来是亚洲重要的海运中心,拥有强大的船队和港口设施。 对于李嘉诚出售码头事件,台湾的看法与香港有所不同,更倾向于理性分析市场因素。

以上背景知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本文内容。

回到文章本身: 香港媒体将此次交易解读为“卖港口”,引发了公众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的担忧。 他们担心中国船舶在未来会受到抵制,影响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台湾海运界人士则持不同观点,认为这种担忧过于悲观,大陆已经拥有强大的海运实力,不会因为码头被出售而陷入困境。

此外,文章还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

  • 政治因素: 一些学者认为,李嘉诚的交易带有政治意味,旨在平衡中美关系。
  • 经济因素: 贝莱德集团的投资将有助于巴拿马运河的现代化升级,提升其竞争力。
  • 伦理道德因素: 一些人批评李嘉诚的行为为“唯利是图”,罔顾国家利益。

最终,文章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而是将不同的观点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行判断此事的好坏。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卖港口?这不就等于把香港变成一个大仓库吗?想想那些搬运箱子的工人,那可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才是支撑香港经济的基石!”
  • “我说啊,中国船舶有这么弱吗?连个码头都找不到吗?别慌,赶紧去开发几个自己的码头,名字可以叫‘中华巨龙码头’或者‘万里长城码头’,气势磅礴!”
  • “这波操作简直是李嘉诚的智慧之光啊!把中国船舶往国外赶,然后自己赚取外资,一举两得,真是太厉害了!”
  • “说贝莱德会抵制中国船舶?那可太打脸了。人家可是大股东啊,哪有这么卖国的事?别忘了,巴拿马运河才是真香的宝藏。”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