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阅兵:数字时代权力新局

普京阅兵自嘲?数字时代的权力游戏

5月9日,普京在莫斯科主办的胜利日阅兵仪式上,仅有一辆二战时期T-34坦克驶过检阅台。这场以工业时代战争机器为主角的阅兵,更像是一场无奈的自嘲。当这位熟读历史的前克格勃特工作为贵宾,在某大国观礼台上看到整齐划一的钢铁洪流时,耳边会听到来自近代史的回响吗?

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似乎陷入一个历史循环:内部矛盾重重、合法性遭遇挑战时,便诉诸于外部的武力展示。普京的先辈们在不到百年里就干过两次这样的蠢事。而如今,面对一场堪比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与去中心化技术赋能个体,“主权个人”时代正在到来。

传统权力根植于对物理疆域和固定资产的控制,但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暴力的逻辑”。数据、算法、加密资本成为了核心资产,它们流动无形,瞬息跨越国界。国家传统的控制手段逐渐失效,火药摧毁了中世纪城堡的防御能力一样,新技术正在瓦解现在的国家体制权力垄断。

在这个新范式下,国家被迫从“统治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当最有生产力的“认知精英”可以自由选择生活、工作和存放资产时,国家之间必须通过法治环境、税收、创新生态等来吸引和留住这些流动的“主权个人”。

然而,一些政权试图用后工业时代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来对抗这场历史变革。他们加强管制、封锁信息、强化物理边界,企图阻止资本与人才的出走。而盛大的阅兵,正是这种“抵抗”的终极心理慰藉:试图用看得见的、物理的、工业时代的钢铁秩序,去对抗看不见的、数字的、网络时代的流动性挑战。

但这种抵抗注定是徒劳的。再先进的导弹和无人机,也无法阻挡一个个体用脚投票,在链上转移资产。这是全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它不需要道德号召,而是基于纯粹理性的利益计算。这种基于代码和协议的“退出”,正在系统性地侵蚀旧秩序的根基。当个体将资本从高税收、高通胀的法币体系中撤出时,他们削弱了该体系的根基,迫使国家采取更严厉的措施,这反过来又激励更多人“退出”。国家暴力机器在无声的、以经济理性为驱动的全球资本迁徙面前,显得毫无用处。

真理早已不在大炮射程之内,一个农业时代思维的统治者,检阅着工业时代的军队,试图对抗信息时代的无数个人时,结局就已经注定。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去中心化技术 (Decentralization): 这种技术将权力分散到个体手中,而非集中在中央机构。例如区块链技术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它允许人们直接进行交易和交互,而无需依赖第三方机构。
  • 主权个人 (Sovereign Individual): 指拥有高度自主权的个体,他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都享有极大的自由。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工作和投资方式,不受国家或其他机构的限制。

**回到普京阅兵的象征意义:**这场阅兵仪式不仅是向外界展示军事力量的一次表演,更是一种对过去传统权力体系的固执坚持。面对人工智能和去中心化技术的冲击,一些政治家依然试图依靠工业时代的思维模式来应对新时代挑战。然而,正如文章所指出的,这种抵抗注定会失败。

新技术正在改变世界: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加速全球化进程,缩短距离,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 这些技术赋予了个人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更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

  • 链上转移资产的意义: 文章提到的“链上转移资产”是指通过区块链等去中心化技术,将资产从传统金融体系中转移到去中心化的平台上。 这是一种新的资产管理方式,可以避免政府监管和货币贬值风险。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 传统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依靠道德号召和民意压力来实现目标。而基于代码和协议的“退出”则是另一种形式的非暴力行动,它更强调个体的理性选择和利益计算。

最终,新技术会推动社会向更加开放、透明、公平的方向发展。国家权力将会逐渐从传统的控制与管理转变为服务与保障,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