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巨额投资换得美方关税让步

面对强硬关税,日本以巨额投资和进口美国米换得美方让步

在历经三个月压力满载的谈判后,日本终于与美国达成部分关税下调协议。报道指出,双方早在6月中旬就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川普最终同意谈判方案的关键在于日本提出的巨额投资承诺以及增加美国米进口计划。

日美双方在4月中旬启动了此次关税协商,美方一直强势施压。据《共同社》透露,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赤泽亮正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早在6月中旬就达成协议草案,条件是日本将对美国进行规模达4000亿美元的投资,以换取美方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然而,川普一直未表态同意。最终,日本提出增加进口美国米作为交换条件,成功说服川普松口。

赤泽亮正多次与卢特尼克进行面对面磋商和电话联系,建立初步互信。美国时间7月21日,在参与第八轮部长级谈判后,赤泽与川普会谈。卢特尼克建议下,日本原本提出的4000亿美元投资规模被川普要求提高到5500亿美元,最终日本让步了。

增加美国米进口成为让川普点头的关键因素。日本经济官员坦言,“美国米成为了突破僵局的致胜武器。”

尽管此协议内容是否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规范仍有争议,但日本首相官邸人士坦言,在川普式贸易强压下,日本只能选择让步。这场谈判被视为日本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美中对抗升温背景下,寻求与美维持稳定经贸关系的现实写照。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美日贸易关系历史: 美日之间的贸易关系充满了复杂性和变数。从二战后的重建时期到后冷战时代的经济合作,双方之间经历了频繁的合作和摩擦。近年来,美国对日本的 trade deficit 以及日本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加剧了美方的保护主义倾向。
  • 川普式贸易强压: 作为特朗普总统任期的一部分,美国采取了一系列“America First” 的贸易政策,包括对中国、欧盟等多个国家的商品征收关税,并与全球贸易规则相冲突。这种强硬的贸易策略导致了国际贸易摩擦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 WTO规范: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家旨在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公平化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必须遵守其制定的规则。然而,近年来一些国家对WTO规则的解读存在争议,并试图通过单边主义手段突破现有框架,导致WTO面临挑战。
  • 全球供应链重构: 疫情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促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供应链结构,寻求更加安全、可靠的合作模式。美中对抗加剧的情况下,日本作为重要的经济体,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在多边贸易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总结: 这篇报道讲述了日本面对美国强硬关税的压力下,通过巨额投资和增加进口美国米等方式换取美方让步的故事。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国家之间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妥协和协调,以寻求双赢的发展模式。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