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种“伪健康食品”血糖炸弹

别再被“伪健康食品”误导!专家揭示5种血糖炸弹

许多人追求健康的饮食习惯,但生活中却存在一些看似健康的“伪健康食品”,它们隐藏着高升糖的秘密,容易使血糖飙升,增加身体负担。胸腔暨重症专科医生黄轩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列出5种常见的“伪健康食品”,并提醒大家要理性看待食物标签,学会调整摄取量和搭配方式,才能真正吃得更健康。

1. 无糖饮料: 许多人以为无糖饮料只要标榜“无糖”就能安心喝,但实际上,无糖果茶、果咖、果味奶等都容易使血糖飙升。因为水果被榨成果汁后,大量膳食纤维被移除,糖分浓缩,进入身体后消化吸收速度比吃完整水果还快。建议选择无糖茶、无糖咖啡,有助于稳定血糖。

2. 全麦食品: 许多人认为“全麦”等同于低升糖,但市面上常见的“全麦吐司”制作过程中,全麦粉往往会被打碎,未保留“完整颗粒”谷物,破坏了全谷物抑制血糖上升的重要结构。建议食用时搭配蛋白质与蔬菜,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波动。

3. 三明治: 看似健康的“三明治”也暗藏升糖陷阱。即使是全麦三明治中的全麦面包,若“过度加工”仍是高碳水化合物,贝果更是高升糖指数食物,且碳水化合物量相当于1碗米饭。建议额外搭配蛋白质如鸡胸肉、蛋与蔬菜,才能平衡主食带来的血糖波动。

4. 低脂玉米片: 膨化食品“低脂玉米片”制作过程中会将淀粉进行预先糊化处理,使淀粉颗粒变得更细小,容易被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快速上升。无论玉米片、糙米饼,只要经过膨化处理,都会使血糖飙高。嘴馋时想吃零食,建议选择“天然、未经加工”的坚果或水果。

5. 糯玉米: 许多减肥族常将玉米当作健康粗粮,觉得饱腹又低热量,但“糯玉米”相较于甜玉米,不只碳水化合物比例更高,且支链淀粉的结构松散,容易被身体快速吸收,导致血糖迅速飙升。此外,带有“糯”字的食物,例如粽子、年糕、汤圆等都以糯米为原料,同样容易导致血糖飙升,需控糖的族群应浅尝。

黄轩强调,摄取碳水化合物后,血糖出现波动是正常现象,而血糖波动完全可透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善,并非上述食物都不能碰。关键在于了解食物的升糖特性,并学会调整摄取量和搭配方式,才能真正吃得健康。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许多人对“血糖”的理解停留在“升高意味着健康问题”,而忽略了血糖波动本身就是人体正常生理现象,就像血液循环一样,并非一直稳定不变。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都会影响血糖水平,但并非所有食物都能像“伪健康食品”那样快速引发飙升。

了解血糖波动

  • 升糖指数 (GI): 指的是食物被消化后,造成血糖升高的速度和幅度。高GI食物会迅速导致血糖飙升,而低GI食物则缓慢释放能量,维持血糖稳定。
  • 血糖负荷 (GL): 不仅考虑了食物的升糖指数,还将食物摄入量纳入考量。例如,高GI食物少量食用,其血糖负荷并不一定很高。

学会调整饮食结构

  • 多样化搭配: 摄取不同类别的食物,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平衡血糖波动。
  • 选择低GI食物: 优先选择低GI食物,例如糙米、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并控制食用量。
  • 合理搭配主食: 将主食与蛋白质、蔬菜等其他食材搭配,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速度,降低血糖波动幅度。

掌握一些小技巧:

  • 少量多餐: 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可将三餐分为5-6次小餐,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 增加膳食纤维摄取: 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速度,降低血糖波动幅度。

注意: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饮食建议应根据个人情况咨询专业医师或营养师。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