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储蓄缺口”,提前退休自由
年龄不是退休的标准!掌握“储蓄缺口”,你就能提前享受自由
很多人问:什么时候才能退休?这个答案因人而异,和你的年龄无关,关键在于一个数字——“储蓄缺口”。加拿大《环球邮报》专稿作者Kristy,Shen和Bryce,Leung指出,很多人都把65岁当成退休的标准年龄,但真正决定你何时退休的关键并非年龄,而是每月收入中能存下来的比例。
简单来说,“储蓄缺口”就是你的每月可支配收入中能够存下的部分比例。比如,如果你每月收入是5,000元,每月能存下1,000元,那你的储蓄缺口就是20%。
《环球邮报》作者提供了图表展示:储蓄缺口越高,实现财务自由所需的时间越短。图中显示,即使年龄较大,但只要储蓄率高,就能比大多数人更早退休。相反,即使收入很高,但开销也随之增加,储蓄缺口不提高,那就意味着离退休的目标还很遥远。
文章指出,许多双职工家庭税后收入超过10万元,但却因为生活成本高企导致平均储蓄率只有5.7%。 这就说明,大多数人“赚得多、花得更多”,无法真正积累财富。
为了实现财务自由,作者建议人们从年轻开始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控制支出,放大“储蓄缺口”。即使在高生活成本城市也能通过精打细算早日退休。
文章总结:“我们能否退休,和年龄无关,唯一关键的就是——储蓄缺口。” 个人理财中充满了术语和噪音,但记住 “储蓄缺口” 就不会迷失方向。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储蓄缺口”的概念及其对退休计划的影响,你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金融基础知识:
1. 可支配收入: 指个人或家庭每月实际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金额。
2. 支出预算: 制定一个详细的支出预算可以帮助你了解钱花在哪里,并找到可以节省的空间。
3. 风险承受能力: 每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这将影响你的投资选择和退休计划的制定。
4. 投资组合: 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退休目标,构建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可以帮助你的资产保值增值。
5. 通货膨胀: 物价持续上涨会降低购买力,你需要考虑通货膨胀对退休生活的影响。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储蓄缺口”的概念,并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退休计划。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