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首例:为“去中国化”太阳能发电
意大利首例!为“去中国化”太阳能发电,欧洲国家抛出橄榄枝
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意大利政府近日采取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措施:将中国制造的光电产品和零件排除在奖励机制之外,并鼓励使用欧盟自产的太阳能板。 这一举措被视为欧洲首例,旨在支持欧洲光电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其韧性。
意大利能源服务营运组织(Gestore,dei,Servizi,Energetici)发布最新招标案,明确规定投标者提供的光电系统主要产地或组装地不得为中国。 这一规定是对今年8月底实施的“FerX过渡法令”的进一步执行。
“FerX过渡法令”是为了支持再生能源发电而设立的奖励机制,帮助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具有市场竞争力。但第一波招标时未限制太阳能板原产地,结果8吉瓦的招标容量被1400份申请和17GW的竞标容量所超过,许多企业未能获得奖励措施。
为解决这一问题,意大利政府决定在第二轮招标中排除中国制造的光电系统。 新规定要求光电组件不得在中国组装、光电电池不得在中国采购、太阳能变流器不得原产于中国,并且欧盟表列的光电关键原料清单中至少要有1个组件不是在中国制造。
为了鼓励欧洲企业参与招标,第二轮招标计划将提供比第一阶段更高的奖励措施。尽管欧洲制造的商品价格较高,但这一举措被视为支持欧洲太阳能板、变流器和其他组件生产,并最终提升欧盟光电制造业韧性的重要一步。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关于意大利能源政策的背景: 意大利近年来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太阳能发电是其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然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长期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意大利依赖性较高。
欧洲对中国供应链的担忧: 由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欧洲越来越意识到过度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带来的风险。 为了提高自身能源安全和产业竞争力,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寻求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鼓励本地替代方案。
欧盟“绿色转型”战略: 欧盟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清洁技术创新等。意大利此次采取的“去中国化”太阳能发电措施可以看作是欧盟“绿色转型”战略的一部分。
其他国家可能效仿: 意大利的做法可能会对其他欧洲国家产生影响,一些国家可能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采取类似的政策措施。
总结来说, 这篇报道揭示了意大利政府寻求减少对中国太阳能产品依赖的举措,旨在支持本土产业发展,提高欧盟光电制造业韧性。这一举措也反映出欧洲国家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和寻求多极化发展趋势。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