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换汇协议难证明 加华裔遭判赔百万

加拿大华人跨境换汇纠纷案:微信协议难证明,法官判赔百万

一位加拿大华裔居民S先生因与另一位华裔居民C先生的跨境换汇交易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双方通过微信达成协议,S先生将人民币转入C先生中国银行账户,而C先生则需用等值加元偿还到S先生的加拿大银行账户。然而,最终C先生未能按约履行还款义务,导致S先生损失惨重。

法庭调查显示,2020年4月至5月,S先生共向C先生转入了人民币1192.47万元,约合235.8万加元。C先生曾提供银行支票作为还款保证,但由于账户资金不足未能兑现。尽管双方多次沟通,C先生承诺进行银行转账还款,但始终未履行,S先生最终无法收到任何还款。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协议仅以微信聊天记录为依据,没有任何书面文件证明交易内容。法官认为这种协议“形同儿戏”,难以确认其合法性。尽管C先生声称曾通过现金方式偿还了部分债务并放置了70万加元现金纸袋在S先生家门口,但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支持这一说法。法庭最终只认可了C先生支付的5万加元款项,判决C先生应向S先生赔偿230.8309万加元。同时,法官批准S先生获得89586.26加元的法律费用,拒绝了他要求的30万加元的惩罚性补偿。

此案提醒我们,在跨境交易中,务必以书面文件为依据,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微信等线上沟通方式虽然便捷,但缺乏可靠证据难以证明交易内容,因此在重要交易时应谨慎使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跨境汇款风险: 在如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跨境汇款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风险。

  • 汇率波动: 不同国家的货币价值会发生持续变化,导致汇率波动对交易造成不利影响。
  • 诈骗和欺诈: 跨境交易更容易受到诈骗和欺诈行为的侵害,比如冒充合法机构,或者以虚假承诺诱骗受害者进行汇款。
  • 法律法规复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于跨境交易有着不同的规定,需要提前了解相关法律条例,避免触犯法律。
  • 沟通障碍: 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增加交易风险。

如何降低跨境汇款风险?

  1. 选择正规渠道: 使用信誉良好、监管严格的跨境汇款平台或银行机构进行交易。
  2. 核实对方身份: 通过多种方式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避免与骗子发生交易。
  3. 签订书面合同: 无论大小额度的交易,都应签订清晰明确的书面合同,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 关注汇率变化: 提前了解目标币种的汇率趋势,尽量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汇率时机进行交易。
  5. 谨慎使用微信等线上平台: 线上平台虽然便捷,但缺乏可靠证据难以证明交易内容,对于高额跨境交易应谨慎使用。

结论:

加拿大华人跨境换汇纠纷案警示我们,在跨境交易中必须提高警惕,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