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黄恺副教授不幸逝世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青年教师黄恺副教授不幸去世
**据多位网友爆料,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青年教师黄恺副教授于8月12日因病逝世,年仅41岁。**该校官网显示,黄恺的介绍页面已变黑白。知情人士透露,黄恺于2011年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导师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hn Polanyi。
黄恺曾在加拿大、德国等地从事博士后和研究员工作,加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前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在校期间,他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表面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并在多个学术期刊发表15篇论文。他还曾主持参与多个科研项目,主讲的物理化学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并于2023年入选2025年南粤优秀教师表彰人选名单。
8月20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官网已删除黄恺的相关信息介绍。一位北京网友透露,他两天前专门从北京赶到汕头送别黄恺老师,参加了追思会。据证实,黄恺的追思会于8月18日在汕头举行。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令学术界和学生深感悲痛。 黄恺年轻才华横溢,为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贡献良多,他的离去将永远被铭记。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影响,建议您进一步了解以下信息: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该校是一所由中国和以色列共同建立的高水平科技型大学,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进行国际合作研究而闻名。
- John Polanyi: 他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化学家,曾获得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其研究领域包括分子反应动力学、光谱学等,对现代化学发展贡献巨大。
- 固体表面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涉及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多个领域,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密切相关。
深入思考:
- 黄恺副教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有哪些意义?他的离去对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学术界的影响有多大?
- 如何传承黄恺副教授的精神和理念,激励后辈继续努力探索科学 Frontiers?
- 面对突如其来的离世,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安慰和支持那些亲朋好友深陷悲伤之中?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