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贸易政策:私人关系胜过传统游说

川普贸易政策让传统游说模式失效 私人关系成关键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重塑全球贸易秩序,但这种“强硬”路线导致传统的游说方式逐渐失效,私人关系成为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

据报道,为了避免高额关税,日韩加等30个国家砸下数千万美元聘请与川普关系密切的游说人士,试图施加影响力。然而,这种传统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未取得成效。美国印度战略伙伴关系论坛执行长阿吉表示,“华府领导层似乎正在破坏传统的做事方式”,不只是商业,还有外交以及跟其他国家打交道的部分,“我认为,试图施加影响力的整个旧有模式,似乎都未能发挥作用。”

例如,印度花费180万美元聘请川普长期顾问米勒提供“战略谘询与政府关系协助”,却仍因拒签贸易协议、持续采购俄罗斯石油,导致关税飙升至50%。加拿大则在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下,尽管大多数商品享有免税优惠,但也砸重金增聘游说及公关公司,最终关税仍被调升至35%。

反观墨西哥,虽然在毒品芬太尼的流通问题中发挥更直接作用,还仅聘用一间游说公司,但凭借总统薛恩鲍姆与川普直接建立的私人关系,仍成功将关税维持在25%。一位共和党籍游说人士表示,如果想在总统面前取得进展,就必须转变思维,“我认为一些国家的状况是,他们认为维持现状是理所当然的。当任何人、即便美国总统提议改变时,他们就觉得被冒犯了。”

他还认为,薛恩鲍姆在拉拢川普方面取得成功,与其采取战斗立场,更好的方法是从以下角度看待局势,“总统想要重新定义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这是他的目标,你必须按照这些条件跟他打交道。” 此外,领袖之间的直接对话也策略富有成效。专精韩国贸易事务的游说顾问欧弗比认为,这可以说是说服川普最有效的方法,“川普似乎总是在谈论自己与其他领袖的关系……而且自认为是交易高手。”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川普贸易政策的核心: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主要基于“美国优先”理念,强调保护美国产业和工作岗位。他通过提高关税试图扭转贸易逆差,但这种做法引发了国际争端和经济波动。

游说模式的演变: 传统的游说方式依赖于专业人士、数据分析和法律手段,如今在川普时代显得效果有限。私人关系、个人的魅力和领导者的喜好成为了新的决定因素。

不同国家的应对策略: 一些国家如印度选择了聘请知名顾问,但最终未能避免关税加征。而墨西哥则通过总统与川普之间的私人关系成功维持关税水平。韩国采取了直接对话的策略,取得了相对成功。

这些不同的案例表明,在川普时代,游说需要更加灵活和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商业谈判和法律手段外,建立个人关系、赢得领导者的信任、以及理解总统的贸易理念都至关重要。

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持续变化,私人关系的重要性可能会进一步增强。国际企业和国家必须积极适应这一新模式,寻找更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方式。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