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频变:伤痛促谈判缓和

川普关税政策频变:从“川普群众”伤痛到谈判缓和

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了达成贸易平衡,对中国实施了大幅调高关税的政策,但这引发了4月间美国及全球经济动荡。特朗普认为,美国要实现贸易平衡必须先承受一些痛苦,而且继续僵持对北京而言损失更大。然而,到4月底,包括码头工人、卡车司机在内的川普基本盘蓝领劳工纷纷警告遭受关税伤害,这最终让白宫幕僚长威尔斯找到劝说特朗普的破口。

消息人士透露,威尔斯、财政部长贝森特与其他幕僚对特朗普说,若不调降关税将危害到川普支持者,促成美中贸易谈判的新信道,最终导致周末期间在日内瓦举行的磋商。双方同意互降关税,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在于“川普群众”开始受到伤害,这为威尔斯劝说特朗普提供了机会。

此次川普关税态度放软,反映出白宫试图在破纪录时间内利用关税重整全球经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尽管政府全力保护选民,但特朗普追求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在没有引发政治、经济重大反弹的情况下达成。

川普关税政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其调整关税措施的次数便可看出。自2017年1月20日就职以来,特朗普政府宣布了50多次新关税或关税调整,发布了10多项与关税有关的行政命令,例如针对墨西哥毒品走私和无证移民等。某些关税措施实施时间短暂,例如针对进口乳制品、哥伦比亚商品加征关税,宣布不到一周就政策转弯,有些措施甚至撑不到一天。中国、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关税各自出现至少5、6次改变,汽车、钢铝、农产品与能源关税分别出现至少3次改变。

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家厄文指出,这种政策反复反映了特朗普希望改变美国贸易的同时,必须缓解转型过程的负面后果。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美国贸易政策与全球经济

这篇报道主要讨论了特朗普政府频繁调整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想要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你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 贸易战: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始于2018年,双方相互加征关税,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以及商品价格上涨。
  • 美国贸易赤字:

美国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即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特朗普政府将减少贸易赤字作为其外交政策目标之一。

  • 关税政策的双重效应: 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增加税收收入,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产品价格上涨、消费下降,以及引发反制措施等负面影响。

川普的支持者与政策调整

了解文章中提到的“川普群众”也是关键:

  • 蓝领工人: 他们主要从事制造业工作,一直是特朗普的传统支持群体。
  • 关税对蓝领工人的影响: 文章指出,频繁变化的关税政策对蓝领工人造成伤害,例如码头工人、卡车司机等运输行业人员面临失业风险。

美中贸易谈判

文章提到在日内瓦举行的美中贸易谈判。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 谈判目标: 美方希望中国降低贸易壁垒,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而中方则希望获得技术转让和市场开放等权益。
  • 谈判现状: 尽管双方在某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协议,但美中贸易关系仍存在诸多分歧,未来谈判进程充满挑战。

总而言之,要理解这篇报道的内容,你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背景,以及对美国国内政治格局的了解。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