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律师十年体检未发现癌症晚期

女律师张晓玲十年体检未提示癌症晚期被确诊引热议 爱康国宾回应将请第三方机构论证

近日,女律师张晓玲在北京爱康国宾连续体检10年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引发广泛关注。张晓玲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机构涉嫌“漏检、误检”,事件迅速成为舆论焦点。

7月17日,爱康集团回应称,任何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取决于体检的时间点、检测方法、设备以及医师专业水平等因素,部分癌症目前无法被检测到。对于张晓玲未被检测到癌症的原因,爱康会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和专家进行论证分析,最终以第三方建议为准。如果出现爱康有责,爱康集团一定会承担责任,绝不会逃避。

爱康集团表示,在张女士2023年体检报告中,提示“右肾钙化灶,左肾错构瘤可能”。张女士在投诉中对外公布2024年的囊肿大小为3.5cm×2.8cm,从2023到2024年,该囊肿大小在癌症增长速度范围内。爱康集团还指出,根据权威指南,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例如癌胚抗原CEA的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没有被认可的关联性。

张晓玲对爱康国宾回应表示不认可,认为声明缺乏诚意,避重就轻。她曾于7月4日递交律师函要求爱康国宾披露相关资料,包括10年血液检测标本及数据、 “癌胚抗原定量”技术产品的检测依据和取值等,但至今未得到回应。

张晓玲表示,她的诉求并非赔偿,而是为了说出她认为存在的问题,期待行业有改变。她回忆,2024年10月被怀疑患肾透明细胞癌时,心态很好,但最终确诊为“肾癌骨转移”,且已达到晚期。目前,张晓玲病情康复理想,已经可以正常工作。

经历这段曲折的旅程后,张晓玲希望能够调整生活作息,“现在很多事情也看开了,觉得所有事情都没有生命重要。也许是我以前工作过于拼命了。”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体检的局限性: 癌症的诊断并非单靠体检就能明确,尤其早期癌症常常缺乏明显症状,即使通过先进的检查手段也难以被发现。体检更多的是一个筛查的过程,能够帮助提前识别潜在风险,但并非所有疾病都能在体检中被检测到。

第三方机构的作用: 第三方机构的论证可以起到客观的评价作用,避免事件陷入单方面的指责和推卸责任。 专家团队的分析结果有助于厘清事件真相,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医疗伦理与法律责任: 医患关系的基础是信任,体检机构在履行服务职责时应遵循严格的医疗伦理规范。同时,患者也有权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向医护人员提出合理要求。如果存在医疗疏忽或误诊等问题,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消费者维权意识: 事件发生后,张晓玲积极寻求维权,体现了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消费者在遭遇类似情况时,应该理性处理,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和投诉渠道。

行业监管与发展: 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体检机构资质、服务质量以及医疗伦理的关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体检行业的监管力度,引导其规范运营,提升服务水平,同时鼓励体检机构不断改进技术手段,提高检测准确性,更好地为大众提供健康保障。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