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分拣员劳动关系获法院确认

外卖分拣员与平台公司劳动关系认定纠纷: 湖北法院判决确认存在劳动关系

近期,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涉外卖分拣员与外卖平台间的劳动关系确认案件。该案引发关注,因为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兴起,传统劳动关系模式受到挑战,劳动关系认定日益复杂。

本案中,某电商科技公司雇佣李某作为外卖分拣员,负责仓储中心商品分类和包装等工作。根据与某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合作协议,李某由后者支付报酬,但未与任何一方签订劳动合同。2024年9月,李某在骑电动车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家属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李某与电商科技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经过审理,劳动仲裁委认定双方关系符合劳动关系标准,裁决确认其存在劳动关系。电商科技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蕲春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在庭审中,追加某互联网科技公司作为被告、李某家属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通过工资转账记录、工作排班表、工作群聊天记录以及同事证言等关键证据,法院认定:李某接受电商科技公司的管理指挥,依赖其劳动报酬为主要生活来源,提供的劳动属于其业务组成部分。符合“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因此确认两者存在劳动关系。

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平台公司的诉讼请求,最终李某家属与电商科技公司正在协商办理工伤理赔事宜。

该案提醒我们,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关系形式更加灵活复杂,确认是否属于劳动关系更难。劳动者在签订协议时应明确自身身份,注意保存考勤记录、工资凭证等证据。平台企业应规范用工模式,若建立劳动关系,须履行用人单位责任;如需灵活用工,应通过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模糊表述导致法律风险,尤其需约定报酬支付、责任划分等关键条款。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外卖平台的运作模式: 外卖平台通常通过建立与商家和骑手之间的网络平台连接,实现订单接单、派送等服务。其中,分拣员作为重要的环节,负责将商家准备好的食物分类包装并备妥,以便骑手及时配送给消费者。

劳动关系认定的复杂性: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兴起,传统劳动关系模式受到挑战,劳动关系的界定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平台公司通常会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与工人合作,避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这使得劳动关系的认定更具争议性。

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尚缺乏明确规定,一些案例往往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本案的影响和意义:

  • 保护劳动者权益: 本案判决有助于维护外卖分拣员等新兴职业群体的权益,确保他们得到应有的劳动保障。
  • 规范平台企业用工模式: 提醒平台企业规范用工模式,避免模糊劳动关系界定,规避法律风险。
  • 促进法律法规完善: 推动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关系提供明确的指导。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就业形态将更加多样化。如何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监管体系,保障新兴职业群体的权益,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