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闭幕不提中国 引发关注
北约海牙峰会闭幕:联合公报首次不提中国 引发关注
近日,北约海牙峰会正在举行。备受瞩目的结果是,此次峰会闭幕的联合公报将不会提及中国,与过去三年形成鲜明对比。
2022年马德里峰会上,北约首次将中国纳入“战略概念”文件,并称其构成挑战。尽管声明称中国不是对手,但强调中国对北约价值观、利益和安全构成威胁,并表示愿与北京进行建设性接触。随后在2023年的维尔纽斯峰会和2024年的华盛顿峰会上,联合公报都多次提及中国,对其“系统性挑战”予以批判,指责其试图颠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今年海牙峰会将首次对中国保持沉默,据称原因是华盛顿方面希望避免与前川普政府政策冲突,确保联合公报顺利达成。
此举引发外界关注。德国聚焦中国话题的网络媒体“中国平台”(China.Table)报道指出,此次北约峰会中国并非焦点。此外,德方弗里德里希·埃伯特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北京越来越担心北约成为华盛顿针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战略的一部分,并呼吁采取与欧洲和解的战略。
尽管联合公报将不再提及中国,但北约秘书长吕特依然在峰会上谈及了中国。他表示,中国军事实力快速增长,担忧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可能危及欧洲安全。他还指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对台湾问题感到担忧。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北约成员国在台海局势上存在分歧。虽然许多国家担忧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威胁,但一些成员国如法国和德国则主张避免将台湾问题直接纳入北约事务,呼吁保持与中国的对话渠道开放。此外,美国近年来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也引起了一些欧洲国家的关注,他们担心美国过度强调“竞争”与“对抗”,导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
尽管中国并未被提及在海牙峰会联合公报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北约对中国的态度有所缓和。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沉默并非代表北约放弃对中国挑战的认识,而是出于战略考量。 北约希望通过避免直接提及中国,降低北京的敏感反应,争取更大的外交空间来应对其他安全挑战。
另一方面,一些专家指出,中国近年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其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军事发展都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即使北约选择暂时沉默,也不代表未来不会重新将中国纳入“战略概念”文件。 北约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点,既要防范中国的潜在威胁,也要避免与中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维持地区稳定的态势。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