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回南天”来袭 高温闷热潮湿多地
北方“回南天”来袭!高温闷热潮湿天气持续影响多地
7月2日,北京迎来了令人窒息的湿热天气。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当日下午5点半时,北京实时湿度高达76%,深圳湿度为66%。网友纷纷感叹,“感觉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并将“北京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的话题词送上热搜。南方网友也开始指导北方网友应对湿热天气,分享经验如“窗户打开通风,打开空调抽湿,记得勤拖地”。
中国天气介绍,未来三天(7月3日至5日),北京将继续出现多分散性降雨,最高气温维持在30℃以上,湿度大,黏糊糊的闷热状态将持续。此外,“河南像行走的水煮蛋”“杭州人出门像进了空气炸锅”等话题也引发关注。
中国天气称,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中国,明天(4日)高温范围将达到本次过程最大,囊括华北南部到华南中北部的大片区域。随着副热带高压引导闷热潮湿的夏季风北上,华北中东部、东北中南部体感也会非常闷热。一直到下周初,河南中南部、山东西南部、湖北东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中东部、湖南北部等地高温或将全勤。河南中部、江苏中部、浙江、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将达到或超过40℃,局地高温强度具有极端性。
不仅白天热,夜间也不凉快。华北中南部以南的大部地区最低气温维持在25℃以上,尤其是黄淮南部到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会接近甚至超过30℃,闷热全天候连轴转。公众需注意防暑降温补水,老人和孩子等重点防护人群尽量减少高温时段外出,谨防中暑。
温馨提醒:
- 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个紫外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段出门;
- 出门记得携带遮阳伞、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晒装备;
- 日常要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别等口渴了才想起补水,还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绿豆汤,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 室内空调温度也别调得太低,26℃左右较为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让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本次“回南天”现象,以下是一些需要您了解的基本知识:
- 什么是回南天? 回南天是指夏季高温潮湿天气持续出现的状况,主要特征是空气湿度高、温度较高、体感闷热。 它源于梅雨季节的结束和进入夏季季风期的过渡时期。
- 回南天为何让人感到难受? 高温潮湿的天气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散热能力,导致身体容易疲劳、出汗多、易感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同时,高湿度也会加重皮肤负担,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痘痘等问题。
- 回南天对健康的影响? 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来说,适当的休息和防暑措施可以缓解“回南天”带来的不适感。但对于老人、儿童、孕妇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需要注意格外防范高温潮湿天气带来的影响,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在室外活动,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您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回南天”现象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