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童模捉 rapist险身亡
加拿大12岁男孩“诱捕掠犯”差点遇害
一场模仿网络节目“诱捕掠犯”的行动,险些让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一名12岁男孩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这起事件发生在卡尔加里北部郊区Airdrie,一群7名年龄在12到13岁的少年在社交平台Snapchat上自发策划了一场“钓鱼执法”,目标是一名37岁的恋童癖惯犯Zain,Alnoor,Merchant。
根据计划,12岁男孩主动进入嫌疑人的车中,其他孩子则在停车场拍摄记录。然而事态失控,Merchant突然驾车逃离现场,将男孩带走。幸运的是,车辆在红灯前短暂停下,男孩迅速跳车并拨打911报警。警方接警后迅速出动,包括直升机追踪,最终在卡尔加里东北区将Merchant逮捕。
目前,Merchant面临7项重罪指控,包括绑架14岁以下儿童、性骚扰未成年、邀请未成年人发生性接触、非法禁锢、拒捕和违反禁止接近令等。警方透露,Merchant此前就曾因涉及未成年人被调查,属于“高风险人员”。
这一事件引发了警方和专家的高度警觉。RCMP发言人Slaney表示,这群孩子完全是在家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策划了整个行动,他们试图通过网络模仿“诱捕掠犯”节目来曝光罪犯,结果差点成为受害者。阿尔伯塔执法特别小组成员Mark,Auger警官更是直言:“这种行为极度危险,可能导致暴力、性侵,甚至自杀,这不是你们能玩的游戏!”
尽管这次行动最终导致嫌疑人被捕,但这类“民间执法”行为在法律上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证据可能被认定无效,存在“诱导犯罪”的嫌疑;其次,最明显的危险是安全不可控,嫌犯若反扑,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而且孩子们本身不是执法者,当诱饵更是危险重重。
多伦多刑辩律师Tonya,Kent指出:孩子本身不具备“执法权”,因此法律上并不构成“陷害”行为。但警方仍强调,孩子不应被鼓励这样冒险行事。心理与媒体专家指出,这种行为背后反映了孩子在青春前期对于正义与规则模糊的理解。他们试图用“自己能控制”的方式对抗恶,却低估了危险。
这起事件敲响了几重警钟。家长和老师应该更重视与孩子的沟通,现在的社交平台内容对孩子影响巨大,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引导;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英雄感”出口,应予以正确引导,而不应是以命相搏的模仿行动。而另一方面来说,民间执法的兴起,也说明当下加拿大执法和司法机构的效率令人失望。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什么是“诱捕掠犯”节目?
这类节目主要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与疑似恋童癖者沟通,引诱其犯罪并现场录像曝光。这种做法在网络上相当流行,但同时也引发了广泛争议。
- 支持者认为: 这些节目能有效打击恋童癖,保护儿童安全,还能为受害者发声。
- 反对者则指出: 这类节目存在诸多风险和法律问题。首先,它可能构成“诱导犯罪”,因为参与者的行为可能会促使嫌疑人实施犯罪。其次,现场录像也可能会侵犯嫌疑人的隐私权。最后,最重要的是,这些行动极度危险,参与者很可能遭到反制甚至受伤。
加拿大青少年与网络安全问题:
近年来,加拿大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例如网络欺凌、隐私泄露和有害内容的传播。
- 政府和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青少年安全: 例如制定网络安全政策、开展教育培训以及加强监管力度。
-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青少年对网络安全的认识还不足,他们更容易受到诱惑和误导,尤其是在面对陌生人时。
这次事件引发了更多思考:
- 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的“正义感”?: 孩子们渴望正义,但这种正义感需要得到正确引导。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他们理解法律的界限,并告诉他们如何安全地表达正义感。
- 如何加强网络安全的教育?: 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对于保护他们的安全至关重要。学校、家庭和政府都需要共同努力,开展更全面的网络安全教育,让青少年了解网络风险并学会自我保护。
- 如何提高执法效率? 民間“诱捕掠犯”的兴起也反映了公众对现有司法系统效率的担忧。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网络时代下,孩子们的安全问题需要更加重视和关注。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