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降息或已见底 专家:警惕“刺激过热”风险
加拿大央行降息或已见底!专家:连“考虑降息”都不该想
近年来,加拿大央行积极应对经济放缓,连续七次降息,将政策利率从5%降至2.75%。然而,最新的通胀数据出炉后,权威机构的经济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发出重磅信号:加拿大降息可能到头了!
专家预警:警惕“刺激过热”风险
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bank)资本市场部门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Derek Holt在本周通胀数据公布后发布报告称:“加拿大央行现在连‘考虑何时降息’都不应该去想。”Holt指出,表面上看1.7%的通胀率被碳税取消所扭曲,更应关注核心通胀——也就是剔除波动因素后的通胀水平,目前仍处于3%,远高于央行设定的2%目标。
此外,美加贸易战也成了不确定性关键。Holt认为,加拿大还需要观望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与安全协议走向。他警告称,如果政府加大财政刺激力度,就可能取代进一步降息的需要,“加拿大必须避免重蹈2024年财政宽松与货币宽松叠加、刺激过头的覆辙”。
“中性利率”区间成为调控关键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经济研究团队也重申了此前的判断:加拿大央行已经完成本轮降息周期。RBC经济学家Abbey Xu表示:“目前政策利率处于中性区间的中段,加拿大央行的降息周期似乎已经结束。”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Economics)的经济学家也表示,加拿大央行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维持当前利率水平,尽管他们尚未完全排除再降息两次的可能性。他们指出,如果7月21日的谈判破裂,加拿大可能会实施更高的报复性关税,通胀或将因此被推高。
观点分歧:还有降息空间吗?
罗森伯格研究公司(Rosenberg,Research,&,Associates)创始人David Rosenberg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加拿大央行仍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他指出,剔除房贷利息后的通胀指标显示,目前年通胀率仅为1.5%,“这就是我们认为‘本轮降息周期还没有结束’的原因,哪怕眼下暂停了。”
面对不同的观点,究竟加拿大的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展?市场仍需拭目以待。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加拿大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以下是一些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 美加贸易战的影响: 加拿大经济与美国息息相关,美加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无疑对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构成很大挑战。 贸易摩擦可能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消费减少,进而影响加拿大央行的降息决策。
- 房屋市场状况: 加拿大房地产业一直是经济的关键支柱,但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引发了政府担忧。 如果加拿大央行继续降息,可能会加剧房地产泡沫的风险,因此需要谨慎评估房市状况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全球经济形势: 加拿大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如果国际市场出现衰退迹象,加拿大央行可能会选择维持或提高利率以保卫本国经济。
专家观点的分歧反映了加拿大央行面临的复杂局面:
一方面,通胀率偏低、经济增长放缓,降低利率可以刺激经济复苏;另一方面,过度的货币宽松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需要谨慎评估风险。
未来走向: 加拿大央行的下一步举措将取决于以下因素的动态变化:
- 通胀指标的变化: 核心通胀率是否能够逐步回升至2%目标是关键参考指标。
- 美加贸易谈判的结果: 如果美加达成协议,加拿大央行可能会更有信心继续降息;反之则可能选择保持谨慎态度。
- 全球经济形势的演变: 国际市场情况对加拿大央行的决策也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