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外籍劳工计划改革遭争议

加拿大外籍劳工计划或将进行重大改革 权益组织批评“加深剥削”

据报道,加拿大政府正计划对临时外籍劳工计划(TWP)进行重大改革,旨在调整工资标准、重新设定住房扣费比例,并推出可续签的“特定类别工签”。然而,这项改革提案遭到全国性权益组织的强烈批评,指责其“加深劳工剥削,未触及权力不对等的核心问题”。

现行TWP规定雇主按照各省最低工资支付外籍劳工薪资。根据政府新的提案文件,未来雇主将被要求按照加拿大国家就业服务机构公布的各地职位市场中位数支付外籍劳工薪资,这一变化将影响超过7400家登记雇主、逾10.6万个劳工岗位。

在住房方面,政府计划取消现行固定扣费制度,转而允许雇主根据住宿类型和设施条件,从劳工每月税前收入中扣除5%至30%作为住宿费用。这项变动可能导致劳工实际到手工资大幅减少。

提案还将推出“特定类别工签”和可续签的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LMIA),允许外籍劳工在同一行业内部换雇主,无需重新申请工作签证。这些工签最长可有效两年,允许多次入境,并计划减少行政负担与费用。

尽管改革声称赋予劳工更多流动性,但移民权益网络(Migrant,Rights,Network)对此表示严重关切,认为改革所带来的,所谓“更大自由”只是换汤不换药。该机构执行主任胡桑指出,“所谓的‘类别工签’,仍然将劳工锁在由雇主主导的系统中。”

他批评改革并未解决雇主与劳工之间的系统性权力失衡,即使工签不再直接绑定单一雇主,劳工仍难逃雇主打压。胡桑表示,“这些措施无法触及根本问题,因为雇主依旧握有控制权”。

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国“当代形式奴隶制问题”特别报告员曾发布报告,直指加拿大临时外籍劳系统为“现代奴隶制的温床”,建议为劳工提供永久居留权,以终结结构性剥削。此次政府改革被视为对此回应。

移民权益网络对322名移民劳工的调查显示,93%认为绑定式工签使维权更困难,83.6%称收入不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劳工平均需自行支付880加元的旅行费用,尽管雇主理论上负有此项义务。此外,37.5%的受访者称曾被雇主阻碍就医,7.2%甚至表示被拒诊超过10次。65%的人希望取消住房扣款,近八成要求就医服务脱离雇主控制。

政府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就业与社会发展部已于今年3月向移民权益网络通报改革提案,并要求其在6月前反馈社区意见。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加拿大临时外籍劳工计划(TWP)旨在满足加拿大特定行业对短缺技能的招聘需求。然而,该制度近年来饱受批评,指责其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外籍劳工权益受到损害。

一些关键背景知识:

  • 工作签证绑定: TWP通常要求外籍劳工签署与雇主的合同,工作签证直接绑定于特定职位和雇主。这意味着劳工难以更换工作或寻求更公平的待遇,因为他们担心失去签证资格。
  • 住房扣费问题: 许多外籍劳工需要支付高昂的住宿费用给雇主,这导致他们的实际收入显著减少。
  • 工资标准争议: 尽管现行规定要求雇主按照各省最低工资支付薪资,但某些行业和地区存在着普遍低于平均水平的工资情况。

此次政府改革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但移民权益组织对此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仅仅调整工资标准、住房扣费比例和工签类型并不能真正解决权力不对等的问题。

  • 具体措施细节: 比如,虽然“特定类别工签”允许劳工在同一行业内部换雇主,但仍然依赖于雇主的认可和推荐,这可能导致继续存在权力不平衡的情况。
  • 缺乏永久居留权保障: 改革并未提及为外籍劳工提供永久居留权,这意味着他们仍将面临着不断续签签证的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政府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未来能否制定出真正能够保护外籍劳工权益的政策,还有待观察。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