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同居伴侣税收福利曝光

加拿大同居伴侣税收福利曝光:超事实婚姻也能享夫妻同等待遇

近年来,加拿大同居家庭数量快速增长,越来越多人选择“先试婚”的方式探索亲密关系。除了爱情观的变化外,许多人发现同居伴侣在税务方面也享受诸多福利,堪比合法婚姻!

根据加拿大税务局(CRA)规定,只要双方共同生活超过12个月,即可被视为已婚夫妇,享有夫妻同等待遇。这意味着,收入较高的同居伴侣可以将部分收入和税收抵扣(如医疗费用、慈善捐款等)转移给低收入一方,或者合理分配家庭收入来充分利用较低的税率区间,从而减轻家庭总税负。此外,以夫妻身份报税,同居伴侣还有资格获得联合抵免福利,如加拿大工人福利(CWB)和GST/HST抵免。

例如,一对在BC省的收入悬殊的同居伴侣,高收入一方年入8万,一方无收入。根据本年度政策,高收入一方可以申请$16129免税额。由于这部分税款适用联邦最低税率15%,高收入一方最终可节省约$2419刀联邦所得税。同时,在省级层面也可以申请免税,根据本年度BC最低税率5.06%以及$11073免税额,最多可再减少约$545刀。

同居伴侣在报税时应该提交伴侣的SIN编号、法定姓名、净收入、当年收到或偿还的全民儿童保育福利及还款金额。如果伴侣是自雇人士,也需要备注具体信息。CRA同时提醒民众,税务居民应及时告知婚姻状况的变化,以便CRA重新计算税款,否则福利没享受到事小,还有可能面临罚款。

然而,尽管在税收方面,同居关系与合法婚姻都得到了认可,但两者在法律界定、财务特权和责任上仍有差异,若不注意可能会为个人生活埋下隐患。例如,根据BC政府官网的相关解答,根据《家庭法案》(FLA),BC认可同居至少满两年的伴侣享有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分割的权利,但并非所有同居关系都可享受此项福利,并且同居关系的分裂界定也比较模糊。

此外,继承权方面,同居伴侣可能需要遗嘱来保障权益。养老金分你一半?CTV报道称,同居伴侣也可以像合法夫妻那样,分享养老金福利,前提是证明两人一直处于伴侣关系并同居。

加拿大同居家庭的增长速度已超传统夫妻家庭三倍,许多人选择同居作为探索亲密关系的方式,也体现了加拿大社会对多元生活方式的包容。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也提醒大家需了解不同婚姻状况的法律界定和责任,做好充分的风险防范。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加拿大同居伴侣税收福利的解读仅限于税务方面的权益,但并不能视为合法婚姻的替代品。 因为同居关系在法律、财产继承等方面与合法婚姻存在显著差异,这部分差异可能对个人生活造成影响,需要提前了解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你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 《家庭法案》(FLA): 它明确了同居伴侣在财产分割、赡养义务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但其适用范围和具体条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 遗产继承权: 同居伴侣通常不享有合法夫妻的自动继承权,需要通过遗嘱或其他法律手段来保障财产传承。
  • 医疗保健、保险及社会福利: 同居伴侣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享受与合法婚姻相同的医疗保健福利、保险权益和社会福利。
  • 签证和移民政策: 同居伴侣的签证和移民申请可能会受到不同国家政策的影响,需要提前了解相关规定。

建议: 在选择同居关系时,应认真权衡利弊,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得更精准的指导,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加拿大同居伴侣税收福利曝光:超事实婚姻也能享夫妻同等待遇 (续)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用户1: “原来可以先同居,再结婚?那这样省了一笔手续费啊!”

  • 用户2: "加拿大税法越来越人性化了,我建议明年直接把“婚姻”这个词去掉,改成“共同生活超过一年以上”就好了!"

  • 用户3: "所以说,我们单身狗现在应该找一个同居伴侣,然后享受双倍的福利待遇吗?"

  • 用户4: “看来结婚只是为了证明你们已经把税收方案做好计划了。”

  • 用户5: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加拿大生育率这么低,大家都忙着享受税收优惠呢!”

    尽管同居伴侣在税务方面享有诸多福利,但我们也要提醒大家,婚姻和同居关系仍然存在本质差异。在法律、财务、责任等方面,两者都可能带来不同的后果。因此,无论是选择结婚还是同居,都需要认真考虑自身需求和未来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