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超:中美关系不可想象兵戎相见
刘建超:中美关系不可想象兵戎相见
中国外交部部长刘建超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表演讲,对中美关系持乐观态度,并强调两国之间兵戎相见“不可想象”。他批评美国“以实力促和平”理念是霸权思维的新化身,呼吁摒弃零和博弈,拥抱命运与共。
刘建超指出,在可能引发中美冲突的台湾问题上,中国将最大程度地争取国家和平统一,但绝不允许台独,并强调“主动权在中国手里”。他警告美国必须尊重中国主权,恪守在台湾问题上的承诺。对于南中国海问题,他也呼吁通过协商解决分歧,并批评一些国家在该地区挑衅的行为十分危险。
他还提到,中美关税战虽然目前处于停战期,但中国担忧美国与其他国家进行的关税谈判会置中国于不利地位。刘建超强调中美合作互利互惠,呼吁美国认识到在合作中获益,避免以邻为壑、互相设壁垒。
针对当前全球局势,刘建超将冲突动荡归咎于“零和博弈”理念,认为这种理念导致资源竞争、权力斗争、安全威胁加剧,最终损害人类福祉。他指出,与零和博弈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安全倡议,呼吁世界各国选择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道路。
刘建超的演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问答环节中,中评社记者询问他如何看待未来中美关系走向,刘建超表示持乐观态度,认为两国人民都希望中美关系友好,历史也给人类太多的教训,中美之间兵戎相见“不可想象”。他还呼吁崇尚武力和肌肉的政治家放弃好战言论,停止挑拨冲突和矛盾。
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也强调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并呼吁各国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供应链稳定,加快构建更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本篇新闻报道了中国外交部部长刘建超在“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表的演讲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背后的意涵和深层含义,建议您先了解以下背景知识:
- 中美关系现状: 近年来,中美关系经历波动,尤其是在贸易、科技、台湾等领域存在分歧和摩擦。双方试图通过对话寻求解决问题,但总体局势复杂多变。
- “零和博弈”概念: 这种思想认为在竞争中只有一方获利,另一方必然受损。它被批评会导致资源竞争加剧、国家间关系紧张,不利于全球和平与发展。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这是中国提出的世界观主张,强调不同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共荣共进。
了解以上背景知识后,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刘建超演讲的意图和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展望。
以下是文章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 刘建超措辞的选择: 他使用“不可想象”来描述中美兵戎相见,这种极具力量的表述背后有什么深层逻辑? 他是在表达中国政府的态度,还是试图影响美国民众的舆论?
- “命运与共”理念的具体意义: 刘建超呼吁摒弃零和博弈,拥抱命运与共。 中国如何实践这一理念? 在实际行动上,中美两国之间有哪些合作机会能够体现这种共同目标?
- 国际社会对演讲的反应: 除了中国内部的解读,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如何看待刘建超的讲话的? 对其观点是否认同? 是否有不同的声音?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