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护胃:告别“吃太饱”和“吃太快”

“吃太饱”和“吃太快”悄无声息地伤你的脾胃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人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吃太饱”和“吃太快”的坏习惯。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却正在日复一日、餐餐不停地损害着我们的脾胃健康。

《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量食物会阻滞中焦气机,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舌苔厚腻、大便黏滞等症状。长期下去还会引发胃食道反流、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风险。

而“吃太快”更是让消化系统倍受压力。食物没有得到充分咀嚼,唾液淀粉酶无法有效分解淀粉,大块食物直接进入胃部,迫使胃部加剧蠕动研磨。未充分消化的食物转化为“痰饮”,阻滞三焦气机,导致虚胖、代谢率降低,甚至出现口臭、牙龈肿痛等问题。

想要改善脾胃功能,并不需要昂贵的补品,掌握以下两个简单策略就能有效帮助你:

**1. 7分饱原则:**进食时胃部未完全填满,但饥饿感消失、进食欲望下降的状态,建议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次,早餐用时15–20分钟,午晚餐30分钟。吃到五分饱后放下筷子休息3分钟,缓解进食冲动。

**2. 巧用中成药启脾丸:**该经典老药价格便宜且安全性高,能够振奋脾气,开启脾胃的运化功能。启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可以补气健脾,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缓解脾胃虚弱、食后腹胀、大便溏泻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仍需及时就医治疗。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脾胃是中医重要的脏腑,掌管着人体消化、吸收、转换营养的能力。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身体的整体状况。而“吃太饱”和“吃太快”则是现代人生活中常见的错误习惯,它们就像一把把利剑,一点一滴地损害着你的脾胃健康。

了解你的脾胃:

  • 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 除了舌苔厚腻、大便黏滞,还包括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疲乏无力、面色暗沉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重视和治疗。
  • 饮食习惯对脾胃的影响: 脾胃喜清淡,厌油腻;喜欢溫热的食物,不喜欢寒凉的。
  • 中医调理方法: 除了药物调理外,还可以通过运动、按摩、针灸等方式来强健脾胃功能。

针对不同人群的建议:

  • 年轻人: 多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太快;注意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 中老年人: 脾胃功能逐渐衰弱,更需注重饮食调理,选择细软、容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脾胃活力。

总结:

“吃太饱”和“吃太快”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日积月累损害你的健康。要重视脾胃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