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第三轮谈判仅达成战俘交换
俄乌第三轮谈判在伊斯坦布尔结束 双方立场“相去甚远”仅达成战俘交换协议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周三晚间,俄罗斯和乌克兰结束了他们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三次直接谈判。双方一致表示,在结束始于2022年的战争方面,俄乌立场“相去甚远”。最终,谈判仅就新的交换战俘问题达成一致。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丁斯基在向媒体发表的声明中说,在彻拉安宫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的会谈后,谈判代表们发现,他们各自的“立场相去甚远”。唯一达成的具体措施是:双方同意重新交换各方1,200名俘虏,这在过去已有多次。梅丁斯基还表示,莫斯科还提出向基辅移交3,000具乌克兰士兵的尸体,并在前线休战“24至48小时”,以便两支军队能够收复死伤人员。
基辅谈判代表乌梅罗夫说,乌克兰方面建议普京和泽连斯基在8月底之前举行会晤,届时美国总统和土耳其总统可能会出席。
此次谈判与5月和6月那两次谈判一样,双方仅达成了交换战俘和阵亡士兵遗体的协议。据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称,会谈主要集中在双方6月份交换的“备忘录”上,包括各自的和平提议。基辅方面则希望重点关注新的战俘交换、俄罗斯扣押的乌克兰儿童返回,以及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晤的筹备工作。
莫斯科要求乌克兰除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亚外,还应割让其东部和南部四个部分占领的地区,并放弃西方武器供应和任何北约成员国身份。这些条件对基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基辅希望俄罗斯撤军并获得西方安全保障,包括继续提供武器和部署欧洲部队,而俄罗斯对此表示反对。
川普压力、局势持续紧张
此次俄乌第三轮谈判再次受到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的压力,川普在7月中旬给予莫斯科50天时间与乌克兰达成协议,否则将面临严厉制裁。同时,乌克兰与其欧洲盟国一起呼吁停火30天,但俄罗斯拒绝接受。而规模更大、装备更精良的俄罗斯军队则继续在前线发动攻势,并日益取得进展。周三,俄罗斯国防部宣布控制了乌克兰东北部苏梅地区一个名叫瓦拉希内的新村。据泽连斯基称,俄罗斯无人机袭击导致该村22万余户居民当夜停电。
美国方面则于周三晚间(欧洲时间)宣布批准向乌克兰出售价值3.22亿美元的武器,主要用于加强乌克兰的防空能力,进一步表明了其对乌克兰的支持。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俄乌冲突的历史背景: 这场冲突并非一日之间发生的,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
- 双方的诉求: 俄罗斯的目标是防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并控制其东南部地区;乌克兰则希望保卫领土完整,获得西方安全保障。
- 国际社会立场: 多数国家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并对莫斯科实施制裁;同时,一些国家试图斡旋和平谈判。
俄乌第三轮谈判的僵局:
此次伊斯坦布尔谈判再次陷入僵局,双方在核心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尽管达成了战俘交换协议,但这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解决根本冲突。 俄罗斯坚持其对乌克兰领土主权的控制要求,而乌克兰则拒绝接受任何割让土地的要求。
国际社会面临挑战:
第三轮谈判的失败凸显了俄乌冲突解决的难度。 川普施压、乌克兰寻求停火以及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等因素都加剧了局势紧张。 国际社会需要继续努力,寻求外交途径解决冲突,避免战争升级。
可能的未来发展:
- 持续的战斗和谈判僵局
- 俄罗斯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
- 西方国家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
- 爆发更大的国际危机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