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不能万能,癌症早筛需多方查

体检不是万能,癌症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李先生的案例警示我们

50岁的李先生早年拆迁分得多套房子,实现了经济自由后便更加注重健康。他每天都会进行一次全身性的体检,并在上了年纪之后还会额外做肿瘤标志物检查。今年年初的检查结果依旧良好,各项指标都处于合理范围内。然而,大约从上个月开始,李先生身上时不时出现腹痛症状,吃了几天胃肠道药物也没缓解。这让他感到情况不对劲,赶紧去医院预约胃肠道检查。经检查发现,肠道内存在异常病灶,病理活检提示恶性肿瘤。

这个结果让李先生难以接受。他半年前才做完检查,当时指标都好好的,怎么会这么快就癌症了?在跟医生沟通得知,李先生属于肿瘤标志物不敏感人群,而且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筛查癌症的“金标准”!

体检并非万能,早期癌症症状往往不易察觉

很多早期癌症身体不会有特异性症状,只能通过体检发现。但体检需要针对性的防癌检查,如肺癌需要胸部CT发现、肠癌需要肠镜检查发现等,只做普通的胸片、大便常规或是肿瘤标志物CEA很可能会漏诊。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生潘战和表示,“任何检查都不是万能的。即便是针对性较强的防癌筛查,结果也是相对的而非绝对。以乳腺癌为例,进行常规的健康体检或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正常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即便是进行钼靶、乳腺彩超检查,发现乳腺癌的概率也并非100%。再加上,并非所有的癌症都有有效的筛查手段,如淋巴瘤、脑肿瘤、胰腺癌、胆管癌等都缺乏针对性的筛查手段。”

肿瘤标志物需与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至于肿瘤标志物检查,更多是作为肿瘤筛查的辅助手段。判断是否患癌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目前没有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指标上升不一定是患癌,可能与局部炎症、慢性疾病、药物、睡眠不足等因素相关。发现指标上升不要过于慌张,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配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防癌体检的重要性

虽然体检不能100%查出癌症,但早期发现癌症可显著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大部分癌症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会在体内潜伏性生长。这个时候进行防癌检查,可以很大几率发现早期癌症并及时治疗。

专家建议,我们应该持有正确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体检方案。在体检报告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词汇,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升高/降低,结节形态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1. 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家族病史的人群,适宜的体检项目会有一些差异。 例如,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男性则要注意前列腺癌检查。 2. 癌症早期症状往往轻微或不易察觉,因此定期的体检至关重要。

3. 并非所有检查都100%准确,需要结合多种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体检方案?

制定合理的体检方案应遵循以下几点:

  • 根据个人年龄、性别、家族病史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项目。 可以咨询医生或专业机构,获得个性化的体检建议。
  • 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体检。 确保检查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医师经验丰富。
  • 做好体检前的准备工作。 例如:禁食、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等。
  • 仔细阅读体检报告,关注异常指标和提示信息。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体检不仅是检查身体状况,更是了解自身健康风险的有效手段。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