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 纳坦兹受损严重
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 最大影响纳坦兹设施
近日,以色列对伊朗多个核设施和军事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空袭行动,代号为“崛起之狮”。根据Maxar Technologies发布的卫星影像对比图,伊朗主要核设施在袭击前后出现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德黑兰东南方220公里的纳坦兹重要铀浓缩设施。
以色列多次指控伊朗试图秘密打造核武库,并声称伊朗已生产出足以制造9枚核弹的铀浓缩存量。他们认为若不加以阻止,伊朗很可能生产核武,威胁到以色列的安全和存亡,因此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攻击。
伊朗方面则强调其核计划纯粹为和平用途,否认任何制造核武的企图。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引述伊朗官员说法,此次袭击波及了纳坦兹、福尔多两座地下铀浓缩厂以及伊斯法罕的铀转换设施。IAEA表示,纳坦兹设施中的关键地面设施被完全摧毁。
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署长葛罗西警告,核设施绝不能成为攻击目标,此类袭击恐对伊朗人民、整个地区及国际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他补充道,截至目前为止,该设施并未侦测到任何辐射外泄。
美国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ISIS)指出,卫星影像显示纳坦兹设施的供电系统已遭到“大范围破坏”,这可能导致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出现严重故障。纳坦兹是伊朗最主要的铀浓缩设施之一,大部分设备建在地下,是为了防御空袭。该设施曾在约15年前遭名为“震网”的电脑病毒攻击,2021年亦曾发生爆炸事件,如今再度成为目标。
位于德黑兰西南方约100公里的福尔多核设施虽然设有多组离心机,但规模不如纳坦兹。伊朗方面宣称福尔多损坏轻微。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强调,这场行动并非针对伊朗人民,而是针对压迫当地人民长达46年的残暴政权。他表示,相信伊朗最终会迎来自由,得到解放,届时我们两国的友谊将再次绽放光芒。”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伊朗核问题历史: 自1970年代以来,伊朗一直致力于开发核能技术,但其核计划是否纯粹用于民用目的一直备受争议。
- 以色列与伊朗的紧张关系: 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存在长期的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冲突。
- 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的作用: IAEA 是联合国的一个机构,负责监督各国核技术的使用,确保其不用于军备竞赛或制造武器。
针对此次袭击的分析
- 以色列战略考量: 以色列声称此举是为了阻止伊朗发展核武,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 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政治算盘,意图削弱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甚至引发一场军事冲突。
- 伊朗反应和国际社会立场: 伊朗谴责此次袭击是“蓄意破坏”且违反国际法,并威胁将采取报复措施。 其他国家则呼吁双方克制,避免升级局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表示担忧,强调需要和平解决核问题。
- 纳坦兹设施的损害程度: 卫星影像显示纳坦兹设施受损严重,可能影响其铀浓缩能力。 但是,伊朗方面声称该设施依然在运作,并承诺将重建受损部分。
可能的后续发展
- 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此次袭击可能会进一步激化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引发更加严峻的军事冲突。
- 国际原子能总署调查: IAEA 将继续调查此次袭击事件,并评估其对伊朗核计划的影响。
- 西方国家应对: 美国等西方国家可能会加紧制裁伊朗,或提供更多军事援助给以色列。
**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