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 德黑兰誓报复
伊朗核计划再遭以色列袭击 德黑兰回应
本周四晚间,以色列对伊朗境内多个目标发动空袭,引发紧张局势升级。以色列军方称这次行动旨在“遏止伊朗对以色列生存的威胁”,并声称伊朗可能在近期制造出核武器。
纳坦兹铀浓缩设施遭到破坏,该设施是伊朗核计划的核心之一。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表示,地面上的试点燃料浓缩厂及电力设施已被摧毁,虽然地下大厅没有直接受损,但停电可能会影响离心机运作。此外,以色列还袭击了福尔多浓缩厂和伊斯法罕核技术中心,声称摧毁了金属铀制造设施、实验室等关键设备。
伊朗方面对此予以强烈谴责,指責以色列对“和平核设施”进行“鲁莽”袭击,并誓言会采取行动报复。伊朗外长表示纳坦兹设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运作,对该设施的袭击可能引发“放射性灾难”。
外界普遍认为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但从未承认或否认这一点。此次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许多国家呼吁双方的缓和与对话。
伊朗核计划究竟是什么?
伊朗一直声称其核计划完全出于和平目的,未曾试图研发核武器。然而,国际原子能机构长达十年的调查发现证据显示,从1980年代末到2003年,伊朗进行了一系列“与发展核爆装置有关的活动”,即后来被叫停的“阿马德计划”。
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2009年后没有可信迹象显示伊朗继续研发核武,但其在2015年签署的核协议被美国单方面退出后逐步违反协议,包括将铀浓缩至60%纯度,距离武器级的90%仅有一步之遥。
专家观点:
美国军控协会防扩散政策主任凯尔西·达文波特表示,以色列总理未提供任何明确或有说服力的证据,显示伊朗正接近武器化,且伊朗数月来一直处于近乎零的突破状态,即如果选择制造核弹,需要的时间。
她指出,尽管对纳坦兹的打击将延长伊朗的“突破时间”,但目前还难以全面评估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能否进入现场检查至关重要。专家认为,空袭无法抹除伊朗的核知识,它能够重建,而且比过去更快。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伊朗核协议 (JCPOA): 2015年签署的旨在限制伊朗核计划的国际协议。协议由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达成。然而,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协议,并对伊朗实施制裁,导致伊朗逐步违反协议条款。
-
纳坦兹核设施: 伊朗最关键的核设施之一,位于德黑兰附近,主要用于铀浓缩。该设施曾遭受过多次袭击,包括2020年以色列和美国指控的间谍袭击。
-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全球核安全。它负责监测伊朗核活动并确保其遵守核协议条款。
-
以色列核武: 以色列虽然从未正式承认拥有核武器,但被普遍认为拥有核武库。以色列长期以“不可公开”政策维护其核计划的秘密。
本文分析:
-
双方的立场: 伊朗坚决否认研发核武器,称其核计划纯粹出于和平目的,而以色列声称伊朗正在发展核武器,构成对以色列生存威胁。
-
国际社会反应: 国际社会普遍担忧这次袭击将进一步加剧中东局势紧张,许多国家呼吁双方缓和关系并寻求外交解决途径。然而,美国一直支持以色列的行动,而俄罗斯则批评以色列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
对未来影响: 专家们认为这次空袭可能会延缓伊朗核计划进展,但无法彻底阻止其发展核武器的能力。同时,此次事件也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冲突和升级局势,并更加复杂化中东地区的多边博弈。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