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伊朗核计划发难 佛多目标在望

以色列对伊朗军事行动升级 目标锁定佛多核设施

以色列国防军(IDF)近期高调宣称,将在未来两周内达成其针对伊朗核计划的作战目标,并警告称“中东将不再有任何庇护城”,暗示将采取更具毁灭性的打击策略。

6月17日,代号为“雄狮崛起”行动进入第五天之际,以色列空军再度出动约60架次战机,对伊朗中部伊斯法罕地区发动了新一轮大规模空袭,摧毁了至少12处地对地导弹的发射与储存设施。IDF发言人准将德夫林表示,以军的猛烈打击已成功将伊朗的导弹部队“逼回”其中部地区,并警告称将对伊朗政权官员与其发射地点采取“达希耶主义”,即在攻击军事目标时,不成比例地大规模摧毁周边民用基础设施的焦土战术。

尽管以军宣称战果辉煌,但也谨慎评估,称“伊朗政权仍拥有相当可观的、能造成损害的能力”。IDF分析指出,近期伊朗导弹攻击减少,一方面是其库存遭大量摧毁,另一方面则是其发射阵地被迫东移,增加了攻击以色列的难度。

在作战目标上,德夫林直言,“行动的最终目的在于移除伊朗政权对以色列构成的生存威胁”,包括摧毁其核设施与弹道导弹能力。他强调:“我们设定的是目标,不是时间限制。”虽然以军至今否认已攻击佛多地下核设施,但坦承该地已在“目标清单”上。国防部长卡兹更明言,佛多是“一个肯定会被处理的问题”。IDF作战局局长少将巴西乌克也重申:“我们会持续打击核目标以深化战果,直到移除核武威胁为止。”

以色列军方总参谋长萨米在视察遭伊朗导弹攻击的地区时表示,以色列人民的“韧性”是军方能持续作战的关键。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以色列-伊朗冲突的历史背景: 以色列和伊朗之间长期存在着紧张关系,主要源于宗教、政治和领土争端。双方多次发生军事摩擦,对彼此的核计划持有警惕。
  • 佛多核设施的重要性: 佛多被视为伊朗最重要的核设施之一,其地下建筑可以抵御外界攻击。如果以色列成功摧毁该设施,将对伊朗核计划造成重大打击。
  • “达希耶主义”战术的争议: “达希耶主义”是一种残酷的战争战术,旨在通过破坏民用基础设施来达到摧毁对手意志的目的。这种战术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因为它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

更深入了解该事件的影响:

  • 中东局势: 以色列对伊朗军事行动升级可能会导致中东局势更加紧张,甚至引发更大的冲突。其他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俄罗斯,都可能受到这场冲突的波及。
  • 国际社会反应: 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可能会呼吁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并敦促双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然而,由于中东地区复杂的历史和政治现实,国际社会难以在该地区发挥积极作用。
  • 伊朗的应对措施: 伊朗可能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以色列的袭击,包括加强核防卫、发射更多导弹以及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

最终,这场军事行动对以色列、伊朗及其周边国家的影响还将取决于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