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货柜运价暴跌 贸易复苏 Uncertain

中美货柜运价暴跌:关税减免协议后又成“降价狂潮”

自中美5月初达成90天关税减免协议后,货柜运价一度飙升至历史新高,但在传统旺季到来之际,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暴跌趋势。据最新统计,中国到美西和美东运价近一个月内分别崩跌63%和41%。

上海航运交易所7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至美西和美东运价分别为2089美元/FEU(40呎柜)及4124美元/FEU,周跌幅分别为19%和12.6%。 对比6月6日达到峰值的5606美元/FEU(美西) 和6939美元/FEU(美东),运价在一个月内暴跌可见一斑。

文章指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但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中美货物运输需求缺乏增长的动力,供需平衡情况不理想,导致即期市场订舱价格持续下行。航运公司已经重新准备裁撤中美航线运力。

德鲁里咨询机构最新数据显示,从6月30日到8月3日,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总共48个航次取消,其中近半为中国至北美航线。

这突显出全球贸易复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运价波动依然剧烈,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构成一定冲击。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货柜运价的波动不仅影响着企业成本和利润,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手中的商品价格。理解当前全球贸易局势以及影响货柜运价的因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你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

  •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持续数年的时间,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重大冲击,其中包括货柜运输行业。关税政策变化、货物运输延误以及市场不确定性都导致了运价波动。
  • 疫情的影响: COVID-19疫情爆发后的封锁措施和物流中断,进一步加剧了货柜运价的上涨。虽然一些地区已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仍在持续。
  • 航运业供需关系: 航运公司在疫情期间削减了运力,导致短期供给不足,从而推高了运价。 然而,随着需求增长放缓和航运公司重新投入运力的趋势,供需关系正在趋于平衡。

目前货柜运价的暴跌,除了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 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 消费者信心下降、通胀压力加剧等问题,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放缓,这可能会抑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 全球贸易增长放缓: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各国的出口和进口需求都面临挑战,导致货物的运输量减少。
  • 航运公司战略调整: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和利润下降,一些航运公司正在裁撤不赚钱的航线,例如中国至北美航线。

未来的发展趋势:

货柜运价波动依然剧烈,未来发展趋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因素:

  • 中美贸易关系: 中美两国能否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并将贸易关系恢复到正常轨道?
  • 全球经济复苏情况: 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是否能够回暖?各国的消费信心和出口需求如何变化?
  • 航运业市场供需格局: 航运公司将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压力,调整运力规模和航线网络?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