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紧张 金砖峰会成焦点
金砖国家峰会:中国雄心与现实差距显现
法国《世界报》近期发表多篇分析文章,聚焦欧洲议会选举后法国政治局势以及中欧关系现状。周末版报纸开篇就以法国政府陷入困境为主题,指出由于国民议会缺乏明确多数党,贝鲁总理面临着来自议会和总统马克龙的压力。
在国际版,该报关注伊朗当局的人质外交问题以及多名法国人命运的同时,重点分析了6日在巴西开幕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文章指出,金砖国家自2023年起成员不断扩大,中国更希望带动这些新兴经济体伙伴更明确地谴责美国的单边主义,但这远不是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希望的立场。
《世界报》还介绍了中国外长王毅近期欧洲之行,指出虽然北京方面采取了一些姿态,如对法国干邑酒豁免反倾销措施,但中欧双方的分歧并未因此消失。欧盟逐渐采取以牙还牙的立场,例如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欧盟公共采买的名单之外。
文章分析,王毅此次欧洲行并没有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外交事务代表卡拉斯的会谈中,关于乌克兰、中俄关系以及中东议题的讨论气氛颇为紧张。中国外长表示中国目前无法接受让俄罗斯失败,因为美国会因此将注意力完全转向亚洲,也就是对付中国。
尽管如此,《世界报》文章指出,中欧应该还是能在气候变暖的严重性议题上达成一项共同声明。这是双方少有的可以达成共识的议题。然而,布鲁塞尔外交人士表示,欧盟愿意与中国有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合作,但这需要彼此信任,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
另一方面,法国国民议会近日发布了一份由一名法国不屈服党议员撰写的关于中国的报告。该报告指责欧盟的中国政策常常追随美国,认为欧洲与中国的贸易战是跨大西洋联盟造成的。文章指出,这份报告在敏感的国际议题上与政府政策如此背道而驰还是很少见,引发了质疑。
总而言之,《世界报》的分析表明,中欧关系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金砖国家峰会能否成为中国带动新兴经济体对抗美国单边主义的平台,还有待观察各成员国的真实意愿与立场。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金砖国家峰会 的历史背景和成员国构成。
- 中欧关系 近年来发展趋势以及主要矛盾冲突点。
- 美国对中国贸易政策 和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世界报》的文章透露出中欧关系的复杂性,不仅存在利益交汇的可能性,也充斥着分歧和摩擦。文章指出,金砖国家峰会是中国试图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影响力、聚集新兴经济体力量的重要平台。然而,其成员国之间并不完全一致,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态度并非如中国所愿。
中欧关系的紧张局势也体现在欧洲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上。欧盟采取“以牙还牙”的立场,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公共采购名单之外,这显示出双方信任不足以及彼此利益冲突日益加剧的态势。此外,乌克兰问题、中俄关系以及中东议题等敏感议题之间的摩擦也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分歧。
然而,文章也指出,气候变暖是中欧双方可以达成共识的重要议题。这表明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中欧合作仍然在某些领域具有潜力。欧盟表示愿意与中国进行积极建设性的合作,但这需要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目前,欧盟对中国的立场更加谨慎,强调欧洲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法国国民议会报告的发表也凸显出法国国内对于中国政策存在分歧。这份报告批评欧盟追随美国对华政策,认为中欧贸易战是由跨大西洋联盟造成的。这样的观点与法国政府的官方立场相悖,引发了人们对其真实意图的质疑。
总而言之,《世界报》的文章展现了一幅中欧关系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图景。金砖国家峰会能否成为中国带动新兴经济体对抗美国单边主义的平台尚不明确,而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取决于双方如何化解矛盾、建立互信和共赢的合作机制。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