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日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

中方对日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冻结财产、禁止交易、拒签入境

2025年9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布公告称,决定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 此举旨在应对石平长期在台湾、钓鱼岛、历史、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上散布谬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规定,中方对石平采取以下反制措施:

一、冻结其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各类财产;

二、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三、对其本人及直系亲属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包括香港、澳门)。

外交部宣布,上述决定自2025年9月8日起施行。

石平是谁?

石平于196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年前往日本,并获得神户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从事评论活动。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现名石平太郎。 他留日后不断地以“评论家”、“中日外交政治专家”等身份活跃于日本媒体,对中国诸多批判,并发表所谓“钓鱼岛属日本领土”言论。内地网民因此批评石平是“中国30年以来第一位被公认的汉奸”。

这一决定再次表明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坚定决心。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四个政治文件”: 指中日两国在过去几十年达成的四份重要政治文件,包括《中日联合声明》、《北京宣言》等。这些文件涉及到双方关系、领土问题等核心议题,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基调。
  • “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政府坚持的立场,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试图分离台湾的行为都是违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石平此次被采取反制措施,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一些观点认为:

  • 中方此举是对日本右翼势力遏制的必要行动,表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坚定决心。
  • 此举将加剧中日之间的紧张局势,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

其他方面也需要关注:

  • 冻结财产、禁止交易等措施是否会对石平造成实际损害?他的家族成员是否也会受到影响?
  • 这项反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阻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反应如何?

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国际关系博弈中的一个缩影。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