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洗牌:倒闭潮涌现新创热情不减
中国芯片产业洗牌:倒闭潮涌现,新创热情不减
2024年即将结束,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半导体大战持续激烈,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备受关注。近期,中国媒体报道称,中国芯片企业掀起了一波波倒闭潮,2024年超过1.46万家芯片企业倒闭。自2022年至2023年期间,超过1.6万家芯片相关企业倒闭或注销,今年倒闭家数更甚以往,市场一片凄惨。
此次惨况主要归因于汽车和工业等市场增长低于预期以及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出口受到美国限制。众多小型芯片制造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规模优势,在市场需求下滑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难以维持运营,最终只能选择倒闭。这些企业过去可能依赖一些低端芯片生产,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快速更新,它们无法及时跟上步伐,产品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资金链断裂,被迫退出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况惨淡,中国新创芯片公司的热情似乎没有受到影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3日,中国新登记芯片企业52,401家,虽然比2023年的66,000家减少了13,599家(约20.6%),但仍然意味着中国半导体新创热情不减。华为海思、威尔半导体、闻泰科技和兆易创新等国内龙头企业的强劲成长,进一步支撑了新创的趋势。
今年新创芯片公司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汽车和人工智能(AI)领域。一些初创企业瞄准AI芯片市场,看到AI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巨大。还有企业专注于汽车芯片的研发,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电子系统对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到车内的智能交互系统都需要大量的高性能芯片来支持,这些初创企业正是看中这一市场商机,积极投身其中。
媒体报道警告称,芯片企业倒闭潮反映出产业重组和内部优化的开始,整体芯片业可能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重新洗牌。除了产业竞争加剧之外,中国投资人和地方政府对芯片设计企业的资助也逐渐减弱,使得初创企业融资、吸引顶尖人才、提高研发和运营的能力变得更加艰难。外部压力更大,鉴于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紧张关系加剧,有些中国半导体新创公司很难绕过美国的制裁禁令。这些限制禁止中国企业从任何地方获得源自美国的技术,华府甚至禁止美国投资中国科技公司。
以总部位于上海的芯片新创公司上海梧升半导体为例,该公司于2019年成立时宣布总额为55亿美元的项目,并高薪聘请三星全球执行副总裁张端端、台积电前电工程部经理邓觉为(Jowei,Dun)。然而,由于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多重限制,上海梧升无法获得原产自美国的技術。最终,该公司在2024年6月底因资金短缺而破产,凸显了中国半导体公司在美国限制下遭遇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