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航母编队西太巡航 引发美日紧张
中国双航母编队西太平洋巡航引关注 美日神経紧绷
中国海军双航母编队近期展开远海训练,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此次编队由辽宁舰和山东舰组成,并配属数量不明的攻击型核潜艇护航,总排水量超过30万吨,火力输出能力强劲,垂直发射单元超过1000个,并拥有48架歼-15重型战机。
西方媒体称此次编队为“灭国舰队”,渲染中国海军的威胁力。美国《纽约时报》指出,这次远海巡航将证明中国航母编队在危急时刻不仅可以应对日本,还可以与美国角逐西太平洋的控制权。
军事专家王云飞表示,此次双航母编队共计27艘军舰,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大规模训练对心怀不轨国家构成威胁。一两千枚导弹同时发射,对任何国家都是巨大压力。
中国双航母编队的出现让日本神经紧绷。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战舰和P-3C反潜巡逻机进行警戒监视,并收集大量情报;航空自卫队则派战斗机紧急升空应对中方舰载机。6月11日,跟踪监视中国航母编队的日本自卫队P-3C反潜巡逻机被中国山东舰舰载战斗机驱离,双方最近时相距仅约45米。此外,一架中方的战斗机从日本自卫队飞机前方约900米处穿越了其航线。
日本防卫省声称,“异常接近可能会引发偶发冲突”,并向中国表达“严重关切”。军事专家王云飞表示,大国通常不允许他国军机接近航母,因为这构成威胁。例如,P-3C侦察机携带的鱼叉导弹射程120公里。航母受威胁时,舰载机会起飞驱逐接近者以保护航母安全。
未来,中国海军将实现三航母编队轮换部署的战略构想,福建舰投入现役后将承担制空与反舰等高强度作战任务,辽宁舰和山东舰则侧重于近海防御与日常战备巡航。三艘航母将形成任务分工互补的多层次作战体系。
军事专家萨苏指出,三航母编队的亮相实际上标志着中国海洋战略格局的转变。此前,中国的海洋防御战略主要集中在近海防卫,而现在,这种防御能力已经扩展到远海防卫。换言之,我们能够将敌人拦截在国门之外。
军事专家曹卫东表示,我们讨论的是近海防御与远洋防卫。海军战略基于国家安全需求制定,即便拥有更多先进航空母舰,也不会威胁他国。我们可能承担更多大国责任,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人民海军装备发展,特别是大型舰艇,旨在保护安全,维护和平稳定,而非威胁或侵略。
尽管美日竭力渲染不安情绪,但中国民众看到的却是“向海图强”。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中国海军的发展并非孤立无援,它是在国际环境下进行的。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强对东亚地区的海军部署,试图在该区域维持其军事优势。同时,日本也加紧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并加大对中国海军的关注和监视力度。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航母发展被一些西方媒体渲染为威胁,而中国则强调其海军建设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 regional peace stability,而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关于双航母编队的具体意义:
- 技术进步: 双航母编队训练不仅展现了中国海军的规模实力,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近年来中国在航空母舰技术上的进步。从辽宁舰到山东舰,中国航母的设计、建造和装备都取得了显著提升,这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在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 战略意图: 中国双航母编队的远海训练体现了中国对海上权益的维护以及对国际安全稳定的承诺。它向世界表明,中国在军事实力上不断增强,并愿意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同时,这也能有效震慑一些试图利用海洋资源或者挑衅中国的国家。
- 区域影响: 双航母编队巡航引发了周边国家的关注和担忧。日本方面加强了对中方舰艇的监视和应对,表明中国海军的行动在该地区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于未来发展:
- 三航母编队的目标: 中国海军将实现三航母编队的轮换部署,这将进一步提升其远洋作战能力,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作战体系。
- 国际合作与竞争: 随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断增强,它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促进国际合作,是未来中国海军需要面对的课题。
最终目标: 中国的海军建设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守护海洋权益、参与全球安全治理,而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或地区。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