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mores维生素B6超标引集体诉讼
黑mores维生素B6含量超标引集体诉讼 澳洲年轻人因保健品差点毁一生
澳洲年轻父亲Dominic,Noonan-O’Keeffe因为服用Blackmores含镁补充剂,导致严重神经中毒,成为了针对该品牌集体诉讼的核心人物。他的遭遇揭露了保健品行业潜藏的健康危机。
Dominic在三个月内服用了Blackmores非处方补充剂后,出现极度疲劳、剧烈头痛、对外界敏感等症状,随后病情迅速恶化,肌肉痉挛、神经痛、心悸、视力模糊甚至肢体麻木到无法正常行走。医生最终诊断为因维生素B6过量引发的神经病变。
负责该案件的Polaris,Lawyers律师事务所透露,像Dominic这样的受害者并非个例。目前已有超过600人反馈,他们因服用含高剂量B6的补充剂出现类似症状:手脚麻木、偏头痛、心脏痉挛、全身灼烧感,甚至幻听。更令人揪心的是,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摄入了过量B6。
维生素B6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过量摄入会直接攻击神经系统,引发不可逆损伤。欧洲一项文献综述显示,即使每日补充不足50毫克B6,部分人群也可能出现神经病变,且个体敏感性差异极大。澳洲药监局(TGA)2022年曾发布警示:“许多人对B6中毒一无所知”,而中毒者中,不少是因服用“镁补充剂”等非明确标注B6的产品。截至2025年6月,TGA已接获174例与B6相关的神经损伤报告,但官方坦言“这一数字可能严重低估实际情况”。
这场风波也暴露了保健品监管的漏洞。TGA在今年6月的中期评估中提出,拟对B6补充剂实施更严格的分类管理:每日含量超50毫克的产品,将划为“仅限药剂师配药”;超10毫克则需标注“可能导致外周神经病变”的警示;成人每日摄入上限从200毫克降至100毫克,儿童标准更低。
面对争议,Blackmores回应称“所有产品均符合TGA规定”,并表示将配合监管部门的最终裁定。但受害者和律师并不买账。Dominic的诉讼案正在唤醒公众对“保健品迷信”的反思:这些被奉为“健康标配”的产品,真的越多越好吗?专家指出,多数人通过日常饮食已能获取足够的B6,无需额外补充。而“重叠摄入”“忽视成分表”是中毒主因,有人同时服用复合维生素、镁片、安神药,却不知这些产品都含B6,累积剂量早已超标。
更危险的是,许多人将保健品等同于“无害补品”,长期大量服用,直到出现症状才追悔莫及。这不仅是某一品牌的问题,更是全行业的警示:保健品不是神药,盲目补充可能变成“隐形毒药”。日常选择时,看清成分表、遵循剂量建议、必要时咨询医生,远比囤积补剂重要。毕竟,真正的健康,从不是靠“补”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对身体的理性认知之上。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维生素B6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过量摄入的风险: 维生素B6 (也称为吡哆醇)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于人体新陈代谢、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系统健康至关重要。它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包括蛋白质合成、红细胞生成和脑内神经递质的产生。然而,过量摄入维生素B6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神经过敏、肌肉无力、视力模糊、麻木感甚至永久性神经损伤。
澳洲保健品市场及监管情况: 澳洲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品市场之一,消费者普遍相信保健品的功效和安全性。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有关保健品安全的担忧,包括成分标注不清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等问题。Blackmores 是澳洲知名的保健品品牌,这次事件对其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也暴露了澳洲保健品监管体系存在的一些漏洞。
集体诉讼的概念: 集体诉讼是指多个受害者联合起来对同一被告提起诉讼,共同寻求赔偿或其他救济。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众多受害者获得公平的补偿,并促使企业承担责任。这次针对Blackmores的集体诉讼案件,将成为澳洲保健品行业的一次重要警示信号。
**总结:**Dominic 的遭遇令人痛心,也引发了人们对保健品安全性的思考。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保健品的作用,避免盲目补充,并加强对产品成分和剂量的了解。同时,也呼吁政府加强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