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将告终 民间持续发声
黎智英案进入尾声 民间持续为他发声
黎智英案今天已进入第五日的结案陈词,意味案件已接近尾声。三名国安法指定法官认为控方对黎智英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行的表砷证供已经成立。但尽管如此,民间人士和组织仍持续为黎智英发声,包括快闪默站行动以及73个关注人权和新闻自由的非政府组织联盟发表联署声明。
联署声明呼吁英国首相施纪贤设法确保黎智英可以获释就医。黎智英现已被羁押超过1680天,健康状况正急剧恶化。
案件审讯已历时152日,控方以黎的评论和报章报道作为证据指证他勾结外国势力,声称他联络美国华府有影响力人士是为了请求外国采取制裁或敌对行动。然而,辩方反驳控方的说法,指出控方试图先假定黎智英有罪,再逆向思考证据。 辩方强调,即使黎智英内心期望制裁,但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不构成犯罪;此外,自《港区国安法》生效后,他既没有请求外国制裁中国和香港,也没有勾结外国势力。
法官表示,黎智英的公开言论与其他长者茶余饭后的谈政治不同,并强调法庭会考虑所有证据证供,不会先假定黎智英有罪。
无国界记者组织周四(21日)联同另外72个团体向施纪贤发公开信,表达对黎智英状况的担忧。 信函指称,77岁的黎智英已历经超过1680天单独监禁,健康状况显着恶化,法院拒绝他因健康问题缺席结案陈词阶段的请求,要他佩戴心律监测器继续出庭的做法令人震惊。联署团体指出,施纪贤去年10月曾表示释放黎智英是其政府的“优先事项”,但仅关注并不足够,期望施纪贤能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以医疗理由向香港当局施压,赶及在黎智英死于狱中前让他获释,返回英国与家人团聚,接受急需的医疗治疗。
除了人权组织,许多离散港人亦自发为黎智英发声。 一批身处英国的港人自去年底开始,每个星期天中午便到英国首相官邸所在的唐宁街外默站两小时,以争取释放黎智英等香港政治犯。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黎智英案: 这是香港著名的政治案件,涉及控方指责黎智英“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并试图在国际社会上损害中国和香港的声誉。
-
国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法》于2020年6月实施,被一些人认为对香港言论自由和政治空间构成限制。
-
“长者茶余饭后谈政治”: 这是一种在香港常见的现象,即老年人聚在一起讨论时政话题,但这种行为在中国大陆以及部分人眼中被视为有潜在的政治隐患。
民间持续为黎智英发声 (续)
除了快闪默站行动和联署声明之外,民间人士还采取了其他方式表达对黎智英的支持:
- 线上呼吁: 香港和海外的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有关黎智英案的信息,并发起签名请愿活动,呼吁释放他。
- 文化艺术创作: 一些艺术家创作出以黎智英为主题的作品,例如绘画、诗歌、音乐等,表达对他的支持和对言论自由的关切。
- 学者和律师的声音: 许多香港和海外的学者和律师发表文章或公开信,批评香港政府的做法,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黎智英案。
这些持续的民间行动显示了人们对黎智英案的关注和担忧,也反映出香港市民对于言论自由和法治的重视。
但需要注意的是: 香港目前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人认为上述的行动可能引发争议或被误解。
例如,部分人可能会认为:
-
“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行是十分严重的: 他们认为即使黎智英只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可能被视为试图损害国家利益,因此应该受到惩罚。
-
民间行动会加剧社会分化: 一些人担心这些活动会激化香港的政治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对于黎智英案的评价和立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